四性行

(名数)一自性行,菩萨自性,本来贤良,孝顺父母,信敬沙门,婆罗门,而具十善者。

二愿性行,菩萨发心愿成道作佛者。

三顺性行,菩萨顺六波罗蜜而修行者。

四转性行,因修行之功转凡成圣者。

见佛本行集经一。

四种性行

(名数)一自性行。

诸菩萨本性以来贤良质直,顺父母之教,信敬沙门及婆罗门,善知家内之亲疏尊卑,恭敬承事不失,具足十善,复行其余善业也。

二愿性行。

诸菩萨如是发愿,我于何时当得作佛而号具足,是谓之菩萨愿性行。

三顺性行,诸菩萨随顺修行六波罗蜜也。

四转性行,如释尊供养燃灯佛,由此因缘,读诵经典,转凡成圣也。

见佛本行集经一。

均提沙弥

(人名)婆罗门子,字均提Kunti,七岁时,父母与舍利弗使出家。

舍利弗得之至祇洹,渐为说法使得阿罗汉。

均提既得道,思师恩,终身作沙弥,供给所须。

见贤愚经十三(沙弥均提品),经律异相二十二。

外道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

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

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

”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

”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

心游道外,故名外道。

”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

”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

”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

”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

”外道之种类不一。

百论有......更多

大方便佛报恩经

(经名)七卷,失译。

佛在罗鹫山,阿难,闻外道讥佛非孝,以白佛,佛乃放光,集十方之菩萨,说尝为须阇提太子,以身肉济父母之难,或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等。

有九品,系结集家之手草。

查询

大梵天

(天名)Maha%brahman,梵者清净之义,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通名,今谓其中初禅天之王为大梵天。

初禅天为色界四禅之最初者,故特附以梵天之名,其中分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三者。

大梵为君。

梵辅为臣,梵众为民。

大梵天所得之禅定,称为中间禅。

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之禅定也。

慧苑音义上曰:“梵谓梵摩,具谓跋滥摩,此谓清净。

”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

”智度论三十五曰:“梵者色界,都名也。

”正理论三十一曰:......更多

天亲

(人名)Vasubandhu,梵名婆薮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曰天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

波薮译曰世天,毗纽天之异名也。

以父母求世天亲爱而名。

或言为天帝之弟,故名天亲,婆薮槃豆传曰:“婆薮槃豆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安国)人,佛灭后九百年而出,兄弟三人,皆名婆薮槃豆,长兄别称阿僧伽(译曰无著),小弟别称比邻持跋婆(比邻持母名,跋婆译曰儿),中子独以通名称。

初于阿逾阇国萨婆多部出家,研学小乘......更多

天人散花尸上

(传说)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曰:“昔有人在道上行,见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

行人问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

鬼神言:是我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三尊,不随师父之教,令我堕罪,苦痛难言,悉我故身,故来鞭耳。

稍稍前行,复见一死人。

天神来下,散华于死人尸上,以手摩[扣-口+沙]之。

行人问言:观君似是天,何故摩[扣-口+沙]是死尸?

答曰:是我故身,生时之日孝顺父母,忠信事君,奉敬三尊,承受师父......更多

天魔外道

(术语)天魔与外道。

共害佛道者。

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

”行持钞下一曰:“天魔外道尚不食酒肉。

奉事

(杂语)奉命服侍也。

无量寿经上曰:“释梵奉事,天人归仰。

”观无量寿经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678910 共1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