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清净

(术语)消除眼等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以无量之功德庄严之,使之清净洁白也。

由此清净之功德而六根各发无碍之妙用,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

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中略)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更多

六种巧方便

(名数)菩萨六种之善巧方便也。

一随顺巧方便,谓顺次教诫,令生信乐,说甚深之法而使之易解也。

二立要巧方便,谓誓与众生所求之田宅钱财,次第使行善法也。

三异相巧方便,谓教供养父母,受持禁戒等不顺时,乖异嗔责,使他畏惧也。

四逼迫巧方便,谓原有犯戒等事,断绝供给,或加谪罚,使离恶法也。

五报恩巧方便,谓施与众生财物令生报恩之心也。

以出世门之财供养使行受持禁戒等也。

六清净巧方便,谓自天降生出家学道,成无上菩提,......更多

出家入道

(术语)出恩爱之家,入菩提之道也。

心地观经四曰:“发菩提心,舍离父母,出家入道。

”遗教经曰:“出家入道之人,为解脱故,自降其身而行乞。

”出家入道本为同一人之事,后世分为二者,入寺为僧曰出家,在家剃头著衣者曰入道。

劫宾那比丘

(人名)光宅法华义疏一曰:“劫宾那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

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为老比丘,与同共宿,即于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

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

”文句一上曰:“父母祷房星感子,故用房宿以名生身也。

”玄赞一曰:“劫宾那者,此云房宿。

佛与开房宿,化作老比丘为之说法,因而得道,故云房宿,或云房星。

房星现时生,故云房星。

”慧琳音义五十六曰:“......更多

十六知见

(名数)又云十六神我。

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一、我,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二、众生,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有实之众生而生,故名为众生。

三、寿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故名寿者。

四、命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之命根,连续不绝,故名命者。

五、生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又我来生人中,故名生者。

六、养育,于五......更多

千佛出兴异说

(杂语)或以为一转轮王之千子,或以为千手观音之化出,或以为千佛各别出生,经论所说种种不同。

宝积经九曰:“过去有佛,曰无量勋宝饰净王如来。

其时有转轮圣王,住清净大城,名勇郡王。

王有千子,第一名净意,第千子名意无量。

后又生二子:一名法意,二名法念。

父王及千子共诣如来所,发无上道心。

千子于贤劫次第成正觉。

其第一子净意,即拘留孙佛是也。

乃至弟千子意无量,即楼至佛是也。

后二弟法意言:诸兄成佛,则我当为金刚力......更多

卫世师

(流派)【参见: 胜论宗】\n\n(流派)又曰鞞世师。

新称吠世史迦Vais/es!ika,译曰胜。

古仙所造之论名。

成劫末,人寿无量岁时,有外道出世,名嗢露迦,译曰鸺鹠。

又号羯拏仆,译曰食米斋。

此人多年修道,成就五通。

证六句义为宗,因而造论,名吠世史迦,此译曰胜论。

以诸论无匹故也。

以彼为胜论之师,故亦称胜论师。

其后裔有慧月,更加四句义为十句义。

十句义论是也。

玄应音义十曰:“卫世师,此语讹略也。

应言鞞......更多

印坏文成

(杂语)谓镕蜡作印,置之泥土上,蜡印自然坏,而其迹则显成印文也。

安乐集上曰:“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

”是以印坏喻死,文成譬生,显死生同时也。

又摩诃止观九曰:“过去无明业是蜡,现在父母精血是泥。

过去业不住,故各印坏。

现在托识,名色具足。

故名文成。

”是譬十二因缘相续循环之理也。

受日

(术语)比丘于安居中依父母之病缘或自己无已之事缘,要外出时,行其作法以受暇日,名曰受日。

其法以七日为程度,七日尽,尚要受日者,则改受之。

见行事钞上四之二。

查询

四念处观

(术语)旧曰四念处,新云四念住。

小乘行人于五停心观之后修四念处观也。

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乱心,是为奢摩他,依四念处以发行人之观慧,是为毗婆舍那。

一身念处,观身为不净也。

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净处,故观身为不净。

二受命处,观受为苦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为苦。

三心念处,观心为无常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为常。

四法念......更多

678910 共1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