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报经
(经名)父母恩难报经之略名。
须摩提长者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
王舍城中长者子须摩提死。
父母痛苦不已,佛说一切法无常开喻之。
食时咒愿
(术语)愿施食之咒文也。
盂兰盆经曰:“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中略)然后受食。
”资持记下三之三曰:“咒愿即为施主求愿也。
”禅苑清规赴粥饭曰:“粥云:粥有十利(【参见: 粥】),饶益行人,果报升天,究竟常乐。
又云:粥是大良药,能除饥渴消,施受获清凉,共成无上道。
斋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
法界人天,普同供养。
饡饭云: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获无碍辩。
已上并引声高喝也。
”南......更多
饮酒三十六失
(名数)一,不孝父母。
二,轻慢尊长朋友。
三,不敬三宝。
四,不信经法。
五,诽谤沙门。
六,讦露人罪。
七,恒说妄语。
八,诬人恶事。
九,传言两舌。
十,恶口伤人。
十一,生病之根。
十二,斗诤之本。
十三,恶名流布。
十四,人所憎嫌。
十五,排斥圣贤。
十六,怨黩天地。
十七,废忘事业。
十八,破散家财。
十九,恒无惭愧。
二十,不知羞耻。
二十一,无故捶打奴仆。
二十二,横杀众生。
二十三,奸犯他妻。
二十四,偷人财物。
二十五,疏远......更多
香严击竹
(公案)师出家,依沩山禅会。
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
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之本分事,诚道一句来,吾要记汝。
师瞢然无对,沉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
祐皆不许。
师曰:却请和尚为说。
祐曰:吾说得吾见解,于汝眼目何益?
师遂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
乃自题曰:画瓶不能充饥。
于是尽焚之。
曰:此生,不学佛法,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
遂泣辞山去,到......更多
鸠摩罗耆婆
(人名)Kuma%rajiva,又作鸠摩罗时婆、鸠摩罗什婆,罗什三藏之具名。
译曰童寿。
合取父之名童与母之名寿者。
出三藏记十四(罗什传)曰:“什一名鸠摩罗耆婆,外国制名。
多以父母为本,什父鸠摩罗炎,母字耆婆,故兼取为名云。
”百论疏一曰:“鸠摩罗什者,父名鸠摩罗炎,母曰耆婆,耆婆曰寿,鸠摩罗炎云童,即童寿也。
合取父母两称,为儿一名者。
风俗异也,正言。
父母两称并是美名,欲令儿好,故合字之。
”【参见: 鸠摩罗什】
一浮沤
(譬喻)浮沤,水泡也。
以大海中之浮沤喻人身。
楞严经二曰:“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同经三曰:“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有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
七种不净
(名数)于自他之身分起贪著,妨正道,故为此七种想破著心也:一、种子不净,烦恼业因之内种,父母遗体之外种,皆为不净。
二、受生不净,父母交媾赤白和合之不净。
三、住处不净,于不净之女体,胎处十月者。
四、食啖不净,胎中食母血之不净。
五、初生不净,言十月满足初生时之腥秽狼籍。
六、举体不净,薄皮之下,皆为秽物。
七、究竟不净,业尽报终,捐弃于冢间之不净流溢。
三恶道
(名数)依恶业可往来之处有三所。
名为三恶道。
一、地狱道,成上品十恶业者趣之。
二、饿鬼道,成中品十恶业者趣之。
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恶业者趣之。
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
”无量寿经上曰:“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
”\n\n(术语)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道处。
梵网经曰:“堕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
”
三福田
(名数)一报恩福田,父母师长也。
二功德福田,佛法僧之三宝也。
三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也。
见优婆塞戒经二。
\n\n(名数)【参见: 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