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匿
(人名)舍卫国之王名,译曰和悦,又曰月光,新称钵逻犀那时多Prasenajit,巴Pa%sena%di,玄奘译作胜军,义净译曰胜光,梵授王之子也。
与佛同日生。
有部毗奈耶杂事所谓憍萨罗国王胜光王是也。
王第二夫人曰末利(译曰胜鬘,胜鬘经之胜鬘夫人,此王夫人之女也,母子名同),本为劫比罗城(迦毗罗之城也)婢女,以归佛之福力为王聘为夫人,生一子,名恶生Virn^d!haka,有逆害自立之心,长行大臣谏止之......更多
湿生化生
(术语)四生中之二。
有水气之所,生物自行出生,谓之湿生。
化生者,不藉父母之因缘,从莲华等自然变化出生者。
查询
火神救雉雏
(本生)有一阿练若处于野。
野火将至。
不知云何?
以白佛。
佛言汝往灭之。
受教往灭,然不能使灭。
还白佛。
佛言可以我名语火神,可言世尊欲使汝灭。
受教往语。
火即灭。
还白佛。
佛言:此火神不但今世闻我名,火即灭,过去世时,海中有洲,七岁中常为火所烧。
彼洲上丛草中有雉,生一雏。
父母见火欲至,便舍去。
其雏于后张舒翅脚,示火神,说偈曰:有脚未能行,有翅未能飞。
父母见舍去,唯愿活我命。
火神即以偈答曰:卵生非所求,而今从......更多
灵供
(修法)于亡魂供斋食也。
人死七七日间,当生未定,谓之中有,中有之身,谓之健达缚。
此译寻香。
以寻香而食故也。
故为进食物之香气于死者而供斋食。
俱舍论九曰:“欲界中有身资段食不,虽资段食,然细非粗。
其细者何?
谓唯香气,由斯故得健达缚名。
”行事钞上曰:“今有为亡人设食者,依中含云。
若为死人布施祭祀者,若生人处饿鬼中者得,余趣不得。
由各有活命食故。
杂含中广明此事。
若亲族不生人处中者,但施心施,其自得功德。
生法二身
(名数)有大小乘之别,小乘谓王宫所生之身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为法身(大乘义章十九),大乘谓理智冥合之真身为法身,随机现生之应化身为生身,即合法报应身三中之法报二身为法身,应身为生身也。
佛地论七曰:“或处说佛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
”智度论九曰:“佛有二种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
是法性身,满十方虚空,无量无边,色像端正,相好庄严,无量光明,无量音声。
听法众亦满虚空(此众亦法性身非生死人......更多
生身
(术语)诸佛菩萨有法身生身之二身。
所证之理体曰法身。
为济度众生而托于父母胎生之肉身曰生身。
又以通力一时化现之肉身。
亦曰生身。
所谓生身之弥陀,生身之观音,生身之普贤,生身之弥勒等是也。
【又】二余之一。
菩萨变易生死之身也。
无量寿经下曰:“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参见: 二余】。
【又】分段生死之身曰生身。
如言生身得忍,父母所生身,即证大觉位等。
病子
(譬喻)喻极恶之众生也。
如母之忆子,最深于病子。
佛于众生亦如是也。
涅槃经三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
”
盂兰盆会
(行事)佛弟子目连尊者,见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
问救法于佛。
佛教于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日),以百种供物供三宝。
请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
因起此法会。
盂兰盆经曰:“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
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佛祖统纪三十三曰:“盂兰此翻解倒悬,言奉盆供于三宝福田,用以解饥虚倒悬之急。
”汉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更多
相承血脉
(术语)血脉相承之转语。
诸宗法脉相承,犹如子孙承父母之血肉也。
福田净德
(术语)一,发心离俗。
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妙道,为世福田。
是为初净德也。
二,毁其形好。
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著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
是为第二净德也。
三,永割亲爱。
谓投佛出家。
割绝父母亲爱之情,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福田。
是为第三净德也。
四,委弃躯命。
谓出家之人,能委弃身命,无所顾惜,惟务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