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口号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纷纷铁马小回旋,幻出曹公大战年。

若使英雄知□事,不教儿女戏灯前。

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

作者: 姜夔 朝代: 宋代

庾郎先自吟愁赋。

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

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

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夏日田园杂兴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更多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肥:指果肉肥厚。

麦花:荞麦花。

菜花:油菜花。

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

惟有:只有。

蛱(jiá)蝶:菜粉蝶。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科斗:即蝌蚪。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秋:收成。

一作“收”。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缲:同“缫”,抽茧出丝。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浆:古代一种带酸味的饮料,这里比喻汗水浑浊。

少住:稍稍停一会儿。

侬:我。

漱井香:用香甜的井水漱漱口。

借与:让给。

亭午:正午。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芙蕖:荷花。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

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蜩螗:蝉。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选注。

《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239-244页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

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

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

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此组诗共十二首,这里选取第一首、第七首和第九首进行赏析。

  其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

”   这首诗的大意是: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已长肥了。

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

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

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这首诗的大意是: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

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

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九:“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   这里描述的是一个农家孩子,在自家门口义务招待过路行人的情景,用的是自己的口吻。

诗中是这样描述的:   烈日当空,尘土飞扬。

村边大路上,艰难地走来了一位行人,浑浊的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污染了他的面颊。

天太热了。

  “快来歇一会儿吧!

”小东道主热情的招呼着,从柳树下的大圆石上跳下来,请客人坐在上面休息休息。

然后跑到井边,拔上的罐香甜清凉的井水,捧到客人面前,让他漱漱口,喝下去又解渴又败火的的清凉水呀!

 正当盛夏中午,天像下了火,可在这浓密的柳阴下,却是清风送爽,凉快极了!

  “柳阴亭午正风凉”,这是小东延主的夸耀,也是过路行人的感受。

可以想见,当客人喝足水,乘够凉,重新上路的时候,一定是精神抖擞、跨步高远,而且还会频频回头致意:“谢谢你呀!

小兄弟!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239-244页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傍:靠近。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239-244页
昼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傍:靠近。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239-244页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晚春田园杂兴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更多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梅天:即江南黄梅天气。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犬吠窦:狗在洞边叫。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湔(jiān)裙:一种风俗。

旧俗于农历正月元日至月晦,士女酹酒洗衣于水边,以辟灾度厄。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三旬:三十日。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污莱:洼下荒芜之地。

茭青:江南呼菰为茭,其新芽如笋,名“茭白”,故相对称已长成者为“茭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河魨:即河豚。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投林:回到树林。

烟暝:烟霭、云气。

柴扉:简陋的木门。

棹:船桨。

编阑:也叫约阑,挡拦、赶拦的意思。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   第一首诗很潇洒。

前两句,紫青的莼菜带着淡淡荷叶香,玉雪似的芹芽像薤草一样长。

在溪边随便摘些野菜,随便充当晚饭,最后一句,短篷风雨宿横塘,从音韵上和画面上,都颇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觉。

短篷,竹字头,指有篷的小船。

此时横塘可理解为泛指的水塘,小船、寂寥的水塘、风雨,这几个意象,同时又增添了些“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感慨。

短篷,一作“短蓬”。

如果是草字头的蓬,短蓬,即彩虹。

短蓬、风雨这两个意象也不是没有逻辑关系。

这样横塘可推测为指苏州。

石湖亦有“年年送客横塘路”句,现苏州就有横塘路。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   湖莲旧荡,还是那片水塘,藕是新翻过的。

小小的荷叶没过了之前的“涨痕”,琢磨着初生的小荷抵挡不住黄梅天下雨风浪大,赶快在水的外围种上一圈芦根作保护。

“荷钱”很形象,指初生的小小的状如铜钱的荷叶。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日常农村静景。

胡蝶即蝴蝶。

蝴蝶双双在菜花田里飞来飞去;

白昼慢慢显得长了,田户人家没有客人来临,村子里十分恬静。

这是从正面描写日常农村景物,首句也说明是晚春,诗的后两句写茶商来到时的动景。

茶商来是为了采购茶叶,但却连鸡犬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到来,来了陌生人,大家都十分注意。

这是动景,却是进一步说明农村的恬静。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   这首诗写的是,去水边洗衣服,水面漫上了岸边的绿苹。

三月三的天气春寒料峭,懒得出门。

蛙声却从薄暮傍晚到拂晓,听这蛙声,想必今年也收成大好。

秋,收成。

一作“收”。

温庭筠有词,肠断白苹洲。

白苹洲,指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渚。

白苹为水中的一种浮草,夏秋开小白花,古时男女采苹花赠别,故,白苹洲代指分别之处。

绿苹,或许是晚春时节还未开花的白苹。

上巳,古时以夏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汉代时定为节日。

上巳之后就进入农忙。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   蚤通“早”,阿魏其实是一种有臭气的植物,根茎的浆液干燥后,中医用为帮助消化、杀虫戒毒的药物。

章炳麟《国故论衡·辨性上》:“故阿魏非香也,臭之不可于鼻,用足以辟诸腐臭,故准之香。

”其实这里有些地方存在矛盾,晚春时节百花飘尽不可能还是新绿,三月三不会有蛙声。

因此不求甚解很重要。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   这首诗表明,古时养蚕的三十天有禁忌,大概是邻里不相往来,只是采桑叶的时候会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   污莱指洼下荒芜之地。

蜗庐指像蜗牛壳一样狭小的房子。

葑菲都是菜名,其根略带苦味,人们有因其苦而弃之。

《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葑菲表示尚有一德可取的意思,葑菲之采指不可因为葑菲根茎苦而连叶子也不采,比喻夫妻相处应以德为重,不能因为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

后常用“葑菲之采”作为请人有所采用的谦辞。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   这里说的都是吃的。

茅针,就是茅草将要开花的花苞,藏在绿茎内,尖尖的,白白的,尝一尝,清香,爽口。

所以说茅针香软。

櫑指指饰有饕餮纹的食物盛器,这里蓬櫑可能是草编的,被啥东西染红了。

觅食回来小孩子们都很开心,杖头高高挂着装吃食的小笼子。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豚上,楝子花开石首来。

”   这首诗写的也都是吃的东西。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   这首诗第一句写小雨,如丝又像尘,煮瓶浮蜡不知道是干啥啊,感觉像是温酒。

牡丹开了,樱桃熟了,过不多久就要花谢花飞春归去了。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   这首诗说,春日的夜里,下了一场雨。

山村居民起床比较晚,清晨的光亮朦朦胧胧通过天窗才透进屋里。

年迈的老人家半靠着枕头听屋外黄莺宛转啼唱,可活泼好动的男孩子却已经打开屋门,把盘旋在门口的燕子放了出去。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   这首诗开头写轻烟谈霭从山前渐渐飘起,暮色由远而近了。

后两句说,村童驾着小船,独自把鸭群赶回家来。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病中不复问节序,四遇重阳,既不能登高,又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

携壶木末最关情,欹帽风前几搔首。

馋吻偏怜粽栗香,新衣不管囊萸臭。

贪将节物趁遨头,肯向宾筵称病叟。

如今衰飒悟空华,现在去来飞电走。

登临旧迹如梦断,觞咏故人多骨朽。

百年长短随隙驹,万化陈新直篘狗。

不堪把玩堪一笑,安用岁时歌拊缶。

家人亦复探新篘,插花洗醆为翁寿。

蒲团困坐眼慵开,莫把故情看老丑。

挽须儿女太痴生,......更多

嘲峡石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峡山狠无情,其下多丑石。

顽质贾憎垂,傀状发笑哑。

粗类坟坏黄,沉渍铁矢黑。

或如沟泥涴,或似冻壁坼。

堆疑聚廪粟,陊若坏城甓。

槎牙镂朽木,狼籍委柘骼。

礧砢包蠃蚌,淋漓锢铅锡。

纵文瓦沟垄,横叠衣摺襞。

鳞皴斧凿余,坎窞蹴踏力。

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谲迹。

我本一丘壑,嗜石旧成癖。

端溪紫琳腴,洮河绿沉色。

阶册截肪腻,泗磬鸣球击。

嵌空太湖底,偶立韶江侧。

真阳锯千崖,营道铲寸碧。

倦游所阅多,未易一二籍。

朅来兹山下,刺眼......更多

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齐祠难著野衣冠,旋赎金章始见闲。

台架尘侵球路暗,花书墨渍笏头斑。

当年馹骑传呼赐,此日村童拂拭还。

若比前厅荒驿舍,见存犹可一开颜。

儿女传观省见稀,病身聊复借光辉。

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

不是典来还酒债,亦非将去换蓑衣。

尘鱼甑釜时相厄,微汝谁能为解围。

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老怀甚喜,因吟

作者: 范成大 朝代: 宋代

学业荒呻毕,欢悰隔笑监。

入秋复先幕,过夏亦疏帘。

门客嗔愁思,家人献吉占。

尤怜小儿女,时报鹊鸣檐。

2122232425 共6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