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世间

(名数)【参见: 九世间】

九种净肉

(名数)【参见: 食条及九净肉】\n\n(名数)初五者同前。

六不为己杀,不为我杀者。

七生干,非由汤火而熟者。

又非鹰鸟等伤害所余,乃自死经多日而自乾者。

八不期遇,不由期约,偶然相遇而食者。

九前已杀,非今时因我而杀,前时已杀者。

见涅槃经四。

九种大禅

(名数)九种之大乘禅也。

此为不共于外道二乘而菩萨所修之禅定:一、自性禅,二、一切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烦恼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净禅是也。

原出于菩萨地持经第六方便处忍品,为羼提波罗蜜中之分类,名为自性忍乃至清净忍,天台于法华玄义第四上,并法界次第初门卷下之上等,称之为九种大禅,为出世间上上禅中之种别也。

自性禅者,观心之实性,观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心摄一......更多

九种罗汉

(名数)称之为九无学。

经论所说,其位次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也。

俱舍论之说:于前七种加第八慧解脱与第九俱解脱者,慧解脱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俱解脱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

成实论之说:一,退相,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

二,守相,九无学中之第三护法也。

三,死相,九无学中之第二思法也。

四,住相,九无学中之第四安住法也。

五,可进相,九无学中之第五堪达法也。

六,不坏相,九无学中之第七不退也。

八,不退相。

九无学......更多

九识

(名数)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

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

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

”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大乘密严经卷中曰:“心有八种,或复九种。

”是也。

说阿摩罗识者,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四曰:“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更多

九部经

(名数)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阇陀伽,八毗佛略,九阿浮陀达磨。

涅槃经第三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以如是等九部经典,为他广说。

”又第五曰:“半字者谓九部经。

”又第七曰:“如来先说九部法印。

”又曰:“过九部经有方等典。

”是即小乘经中唯有九部之意,乃以九部......更多

九鬼

(名数)【参见: 饿鬼】\n\n(名数)顺正理论三十一云鬼之种类有三:一,无财鬼。

二,少财鬼。

三,多财鬼。

此三各有三。

无财鬼之三者:一,炬口鬼。

二,针口鬼。

三,臭口鬼。

少财鬼之三者:一,针毛鬼其毛如针,以自剌剌他也。

二,臭毛鬼。

三,瘿鬼。

多财鬼之三者:一,希祠鬼。

常居社祠中,希其食物也。

二,希弃鬼。

常希人之弃而食之也。

三,大势鬼。

大势大福如天也。

俱舍论十一曰:“或有端严具大威德,受诸富乐,自在如天......更多

乞丐

(杂名)贫困乞物于人者。

丐亦乞也。

无量寿经下曰:“乞丐孤独。

乞食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

比丘为资自己之色身,乞食于人也。

是为清净之正命。

若自作种种生业而自活,称为邪命。

梵云分卫。

大乘义章十五曰:“专行乞食。

所为有二:一者为自,省事修道。

二者为他,福利世人。

”行事钞下三曰:“善见云:三乘圣人悉皆乞食。

”又“善见云:分卫者乞食也。

”法集经曰:“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

”十二头陀经曰:“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

若前二食,起诸漏因缘。

所以者何?

受请食者。

......更多

乞食十为

(名数)一、为摄受诸有情。

二、为次第乞食。

三、为不疲倦。

四、为知足。

五、为分布。

六、为不耽嗜。

七、为知量。

八、为圆满善品。

九、为使善根现前。

十、为离我执。

见宝雨经八。

141142143144145 共3092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