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抱肚·同行同坐

作者: 杨无咎 朝代: 宋代

同行同坐。

同携同卧。

正朝朝暮暮同欢,怎知终有抛亸。

记江皋惜别,那堪被、流水无情送轻舸。

有愁万种,恨未说破。

知重见、甚时可。

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这眉头、强展依前锁。

这泪珠、强抆依前堕。

我平生、不识相思,为伊烦恼忒大。

你还知麽。

你知後、我也甘心受催挫。

又只恐你,背盟誓、似风过。

共别人、忘著我。

把洋澜在,都卷尽与,杀不得、这心头火。

岭猿

作者: 常建 朝代: 唐代

杳杳袅袅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岭猿

作者: 常建 朝代: 唐代

杳杳袅袅(凄凄,依依)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

清江引·春思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黄莺在门外柳树梢啼唱,清明过后细雨纷纷飘零。

还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过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儿憔悴消瘦。

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参考资料: 1、 王波 .元曲三百首解析 :同心出版社 ,2011年 :206页 . 2、 宋海峰 .元曲三百首鉴赏词典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年 :131页 .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黄莺在门外柳树梢啼唱,清明过后细雨纷纷飘零。

还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过去了,春日里害相思,人儿憔悴消瘦。

梨花小窗里,佳人正借酒消愁。

门外柳:暗寓见柳伤别。

古人每每以折柳指代友人或情人送别。

雨细清明:化用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句意。

能消: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能消,能禁受。

又是相思瘦:意指相思之苦让人憔悴消瘦。

作者《庆宣和·春思》:“一架残红褪舞裙,总是伤春。

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

”可与此句互相参照。

参考资料: 1、 王波 .元曲三百首解析 :同心出版社 ,2011年 :206页 . 2、 宋海峰 .元曲三百首鉴赏词典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年 :131页 .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这支有名的小令,是写思妇在春残雨细的时候,想到韶华易逝,游子未归,因而借酒浇愁,去打发那好天良夜。

  曲的前两句,都不着痕迹地化用了唐人的诗句。

“黄莺乱啼门外柳”,是写思妇,是从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怨》的诗意点染出来的。

意思是说,她正想在那里“寻梦”,让那千种情思、万般缱绻在梦里得到满足,可那“不作美”的黄莺,好像故意为难似的在门外乱啼,使人不能成眠,无法在梦里补偿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的甜蜜。

“雨细清明后”,是写行人,是思妇魂牵梦萦的对象,是从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的句意中浓缩出来的。

妙在思妇被黄莺唤起,不是埋怨行人误了归期,而是关心游子在阴雨泥泞的道路上黯然魂消的苦况,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曲的意境。

作者在这里引用唐人的诗句,有撮盐入水之妙。

  “能消几日春”二句,是双承上面两句的曲意,即不但思妇禁受不起几番风雨,就是那天涯游子也同样受不了离愁的折磨了。

这句话也是从辛弃疾的“要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词意中点化出来,借春意阑珊来衬托自己的哀怨的怅然无限的相思,令人憔悴,令人瘦损,长此下去,如何是好呢?

这里着一“又”字,说明这样的两地相思,已经不是破题儿第一遭了。

这跟作者的“总是伤春,不似年时镜中人,瘦损!瘦损!”《庆宣和·春思》乃同一机杼。

这支小曲之所以自然而不雕琢,典雅而不堆垛,正是作者博搜精粹,蓄之胸中,自然吐属不凡,下笔如有神助。

  曲的头部和腹部,写得如此婉丽清新,结语须是愈加精彩,愈着精神,才能收到“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所以“诗头曲尾”,古人是极为重视的。

王骥德说:“末句更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曲律·论尾声》。

曲论家之所以不惮其烦,来总结曲的末句的艺术经验,说明它是关系到曲的成败的。

这“梨花小窗人病酒”,就是俊语,就结得响亮,饶有余味。

它既照应了前文的“清明后”和“几日春”,也概括了“相思瘦”的种种原因,又给读者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

因为梨花是春光已老的象征,她隔看小窗,看到梨花凋零,春事阑珊,而远人未归,闲愁无既,于是只好用酒来解除胸中的愁苦。

病酒,就是伤了酒。

读到这里,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和李清照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词意来。

作者正是在这样的词情和意境的基础上,在曲尾对曲的整个意境作了很好的概括和创造,这才使人感到“言简而余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曲鉴赏辞典珍藏本 中,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1,第1216页

【中吕】普天乐_西湖即事蕊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西湖即事蕊珠宫,蓬莱洞,青松影里,红藕香中。

千机云锦重,一片银河冻。

缥缈佳人双飞凤,紫箫寒月满长空。

阑干晚风,菱歌上下,渔火西东。

队别凤钗分,鸳衾另,轻轻别离,小小前程。

花开渭水秋,酒尽阳关令。

不管佳人愁成病,载琴书画舸无情。

今宵月明,声沉玉笙,影淡银灯。

次韵《归去来》草堂空,柴门闭,放闲柳枝,伴老山妻。

谁传红锦词,自说白云偈。

照下渊明休官例,和一篇归去来兮。

瓜田后溪,梅泉下竺,菊圃东篱。

胡容斋使......更多

人月圆 寄 源芝田禅师 北曲聊乐府前集今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龙湫山上云屯寺,别是一乾坤。

桧参百丈,雪深半尺,梅瘦三分。

几时亲到,松边弄水,月下敲门。

相思无奈,烟萝洞口,立尽黄昏。

绿头鸭 和马九皋使君湖上即事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别来时。

绿笺犹寄相思。

自当年、黄州人去,不烦朱粉重施。

翠屏寒、秋凝古色,朱奁空、影淡芳姿。

蝶抱愁香,莺吟怨曲,残红一片洗胭脂。

更谁汲、香泉菊井。

寂寞水仙祠。

西泠*、苔衣生满,懒曳筇枝。

尚依依、月移疏影,黄昏翠羽□差。

问丹砂、石涵坠井,寻古寺、金匾题诗。

岁晚江空,童饥鹤瘦,匆匆舍此欲何之。

且重和,四时渔唱,象管写乌丝。

仙翁笑、梅花折得,上闹竿儿。

青玉案 春思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柳眠花困春如醉。

人比年时更憔悴。

珊枕香寒风半被。

夜长无眠,日高未起。

深掩屏山翠。

鬟儿只道*春睡。

才说相思那人讳。

暖玉崧崧珠约臂。

卦钱摇遍,帕罗揉碎。

几点桃花泪。

【双调】水仙子_西湖秋夜今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西湖秋夜今宵争奈月明何,此地那堪秋意多。

舟移万顷冰田破,白鸥还笑我,拚余生诗酒消磨。

云子舟中饭,雪儿湖上歌,老子婆婆。

吴山秋夜。

山头老树起秋声,沙嘴残潮荡月明。

倚阑不尽登临兴,骨毛寒环佩轻,桂香飘两袖风生。

携手乘鸾去,吹箫作凤鸣,回首江城。

次韵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

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

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秋思二首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驾瘦五......更多

【双调】湘妃怨_乐闲吹箫按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乐闲吹箫按舞月当轩,载酒寻花雪满船。

湖定试墨云生砚,乐清闲尘世远,想当年利惹名牵。

万里天山箭,三冬冰窖毡,争似林泉?

德清长桥书事花前白酒一葫芦,寺下苍松五大夫。

峰峦出没云无数,高房山《春晓图》,小阑干扶我诗臞。

雪点前滩鹭,锦鳞活水鱼,心却西湖。

据江上小金山芦花浅水钓舟闲,老树苍烟倦鸟还。

浑疑多景楼前看,玉浮图十二阑干,枕鲸波百尺孱颜。

樵唱沧浪外,钟声紫翠间,小似金山。

湖上感旧鱼肥酒美谢三郎,莺老花......更多

106107108109110 共23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