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同心结:古人用彩丝缠绕作同心之结,以喻两情绸谬之意。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描写的是闺中人思今意中人的情怀。

从夏完淳的经历看,词中所写的闺中人,其实是他自己心怀的化身,而所思念的意中人,也是故国、或者是理想的寄托。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别云间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参考资料: 1、 别云间 .古典诗词鉴赏.2013-08-30[引用日期2013-08-30]

三年羁(jī)旅客,今日又南冠(guān)。

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停留。

南冠: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参考资料: 1、 别云间 .古典诗词鉴赏.2013-08-30[引用日期2013-08-30]

三年羁(jī)旅客,今日又南冠(guān)。

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

羁:停留。

南冠:被囚禁的人。

语出《左传》。

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谁还敢说天庭宽阔地又广。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泉路:黄泉路,死路。

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鬼雄魂魄等到归来那一日,灵旗下面要将故乡河山看。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参考资料: 1、 别云间 .古典诗词鉴赏.2013-08-30[引用日期2013-08-30]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河 一作:河山)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诗作首联叙事。

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

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

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

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

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

“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

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

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

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

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

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

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

“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

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

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

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参考资料: 1、 周志恩,夏完淳《别云间》赏析,语文天地,2001(14)

绝句(四首选一)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扁舟明月两峰间,千顷芦花人未还;

缥缈苍茫不可接,白云空翠洞庭山。

一剪梅·咏柳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水即沟中水。

陈宫:陈朝宫殿。

隋宫:隋朝宫殿。

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一晌:一转眼。

晌:不多久,读若“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人在时空中本应是尤物之主,然而身际家国破败之时,面对无动于衷的物象,只觉得空茫无着,无能为力。

人不如柳,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人的崇高、人的灵性,又正在有痛苦。

所以,咏柳系借柳之无情以返观一己痴苦。

全篇除首句“伤心” 字样外,纯以意象结撰,词体小令,容量见大。

叠句“昨岁”、“今岁”;

“才过”、“又过”,承上是似断而续,启下则绵悠深长,余意曲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即事三首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复国的愿望多么急切难禁,消灭敌人的志气在心头热烈奔腾。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大风送来清脆而雄劲的角声,夕阳的余辉照在大旗上,红艳鲜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我全身缟素,立誓要报国仇家恨,指挥兵船跟敌人拼个你死我生。 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听到胡笳声,激起我满腔无限的悲愤;抬头见明月已上城头,一片光明。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战斗万分艰苦,报国真是谈何容易。国仇如此深重,岂敢再顾念妻子儿女? 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我终身只承认大明中国的正朔和传统,但满眼看到的是一片被敌人蹂躏的土地。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月亮照着大旗的影子不断翻飞,宝剑射出霜雪一样的白光和逼人的寒气。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可叹我们的队伍已全被打散在四处,半夜里,听到悲凉的笳声从四面响起。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旅内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三年里,我一直怀念先帝。 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清兵攻克扬州,一颗将星就此陨落。奸臣当政,贤良之士尽皆隐蔽。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自己能力差,不能胜任义军的参谋,惭愧自己没有像潘岳一般的才能。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此夜明月高挂,响起军号之声,这是为谁而哀鸣? 参考资料: 1、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0-133 2、 文化林 余镇邦.古代爱国诗词鉴赏: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58-159 3、 蒋学浚.历代爱国诗词鉴赏: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13-214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复国的愿望多么急切难禁,消灭敌人的志气在心头热烈奔腾。复楚:暗指复明。亡秦,暗指亡清。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大风送来清脆而雄劲的角声,夕阳的余辉照在大旗上,红艳鲜明。雄风:指义军的军威。清角劲:清越的号角声悲壮有力。落日:指夕阳斜晖。大旗:指义军的军旗。 缟(gǎo)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我全身缟素,立誓要报国仇家恨,指挥兵船跟敌人拼个你死我生。缟素:指白色的孝服。酬家国:报家国之仇。家仇,指作者之父夏允彝于1645年兵败,投水殉国。国仇,指明朝灭亡。戈船:战船,指义军的水师。 胡笳(jiā)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听到胡笳声,激起我满腔无限的悲愤;抬头见明月已上城头,一片光明。胡笳:古代管乐器。这句指清军势大。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战斗万分艰苦,报国真是谈何容易。国仇如此深重,岂敢再顾念妻子儿女?敢:这里是岂敢、不敢之意。 一身存汉腊,满目渺胡沙。我终身只承认大明中国的正朔和传统,但满眼看到的是一片被敌人蹂躏的土地。汉腊:这里用以表示要毕身忠于明王朝。以汉代明。腊,从周代开始的一种岁中祭祀活动。胡沙:胡人占领下满目荒凉的土地。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月亮照着大旗的影子不断翻飞,宝剑射出霜雪一样的白光和逼人的寒气。剑花:剑上的霜花。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可叹我们的队伍已全被打散在四处,半夜里,听到悲凉的笳声从四面响起。六军:天子有六军,见《周礼》,这里泛指军队。浑:全。 一旅同仇谊,三秋故主怀。旅内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三年里,我一直怀念先帝。一旅:《左传·哀公元年》:“有众一旅”注:“五百人为旅”。“三秋”一句:公元1644年,明思宗在煤山自缢,1646年作者入吴易义军,前后三年整,故称三秋。故主怀,“怀故主”的倒装句。故主,指明思宗。 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中台。清兵攻克扬州,一颗将星就此陨落。奸臣当政,贤良之士尽皆隐蔽。“将星”一句:指1645年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死难。将星,古代认为帝王将相都上应天星。左辅,这里指扬州。“卿月”一句:这里卿月比喻贤臣。中台,星名,三台之一。古代以三台喻三公之位。中台谓司徒,这里指朝廷。此句是指马士英、阮大铖等奸佞当权,朝政败坏,贤良之士尽皆隐蔽。 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自己能力差,不能胜任义军的参谋,惭愧自己没有像潘岳一般的才能。东阁:语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宾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尘:玷污。宾幕:即幕宾。西征:潘岳曾作《西征赋》。 月明笳鼓切,今夜为谁哀。 此夜明月高挂,响起军号之声,这是为谁而哀鸣? 参考资料: 1、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0-133 2、 文化林 余镇邦.古代爱国诗词鉴赏: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58-159 3、 蒋学浚.历代爱国诗词鉴赏: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13-214

江城子·病起春尽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一帘病枕五更钟,晓云空,卷残红。

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

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恋芳丛,绕游蜂。

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骂东风。

精卫·北风荡天地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北风荡天地,有鸟鸣空林。

志长羽翼短,衔石随浮沈。

崇山日以高,沧海日以深。

愧非补天匹,延颈振哀音。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滔滔东逝波,劳劳成古今。

卜算子 断肠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烛影摇红·辜负天工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

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

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欵乃。

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

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

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

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万载。

寻芳草 别恨

作者: 夏完淳 朝代: 明代

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

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

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

恨柳丝,系得离愁住,系不得离人住。

12 共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