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冬日景忠山应制 文
菩萨蛮 文
虞美人 秋夕信步 文
酒泉子·谢却荼蘼 文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 文
玉连环影·何处几叶萧萧雨 文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文翻注译赏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
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
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第74页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一生二句: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怎教。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欢乐。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杜安世《诉衷情》:“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
”此谓天作之合,却被分隔两地。
两处相思,黯然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蓝桥:地名。
在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溪上,传说此处有仙窟,为裴航遇仙女云英处。
《太平广记》卷十五引裴硎《传奇·裴航》云:裴航从鄂渚回京途中,与樊夫人同舟,裴航赠诗致情意,后樊夫人答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后于蓝桥驿因求水喝,得遇云英,裴航向其母求婚,其母曰:“君约取此女者,得玉杆臼,吾当与之也。
”后裴航终于寻得玉杆臼,遂成婚,双双仙去。
此处用这一典故是表明自己的“蓝桥之遇”曾经有过,且不为难得。
药成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
姮娥盗食之,得仙。
奔入月宫,为月精。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里借用此典说,纵有不死之灵药,但却难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去。
意思是纵有深情却难以相见。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饮牛津:晋张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诸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
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搓上,多资粮,乘槎而去。
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诸次饮之,此人问此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问严君平则知之。
”,故饮牛津系指传说中的天河边。
这里是借指与恋人相会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第74页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一生二句: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争教,怎教。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欢乐。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杜安世《诉衷情》:“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
”此谓天作之合,却被分隔两地。
两处相思,黯然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
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
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蓝桥:地名。
在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溪上,传说此处有仙窟,为裴航遇仙女云英处。
《太平广记》卷十五引裴硎《传奇·裴航》云:裴航从鄂渚回京途中,与樊夫人同舟,裴航赠诗致情意,后樊夫人答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后于蓝桥驿因求水喝,得遇云英,裴航向其母求婚,其母曰:“君约取此女者,得玉杆臼,吾当与之也。
”后裴航终于寻得玉杆臼,遂成婚,双双仙去。
此处用这一典故是表明自己的“蓝桥之遇”曾经有过,且不为难得。
药成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
姮娥盗食之,得仙。
奔入月宫,为月精。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里借用此典说,纵有不死之灵药,但却难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去。
意思是纵有深情却难以相见。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饮牛津:晋张华《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诸者,年年八月,有浮槎来去,不失期。
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搓上,多资粮,乘槎而去。
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诸次饮之,此人问此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问严君平则知之。
”,故饮牛津系指传说中的天河边。
这里是借指与恋人相会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第74页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上片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
不曾交代相关故事,也没有具体情节。
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
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
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
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
用典很讲究,也很完美。
连用典而显不生涩,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
这两个典故又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用在一起不冲突,还有互相推动的感觉,丰富了词义,这是难得的。
我一向主张,诗词要么就少用典,没那功力别急着显摆,要用就用到大音若稀,大象无形的境界,干干脆脆融汇贯通。
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
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容若乃权相之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
如若能结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我们也满足。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第74页 2、 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金缕曲·赠梁汾 文翻注译赏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
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zī)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
淄尘:黑尘,喻污垢。
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
淄,通“缁”,黑色。
京国:京城。
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浇:浇酒祭祀。
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会:理解。
成生:作者自称。
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尊:同“樽”。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zhuó),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谣诼:造谣毁谤。
忌,语助词,无实义。
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寻思起、从头翻悔:若对挫折耿耿于怀,反复寻思,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来世他生,我们的情缘还将保持。
后身缘:来生情缘。
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zī)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
淄尘:黑尘,喻污垢。
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
淄,通“缁”,黑色。
京国:京城。
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浇:浇酒祭祀。
赵州土,平原君墓土。
会:理解。
成生:作者自称。
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
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尊:同“樽”。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zhuó),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
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谣诼:造谣毁谤。
忌,语助词,无实义。
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寻思起、从头翻悔:若对挫折耿耿于怀,反复寻思,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来世他生,我们的情缘还将保持。
后身缘:来生情缘。
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德也狂生耳”,起句十分奇兀,使人陡然一惊;
因为纳兰性德的父亲明珠,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
纳兰性德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在他面前正铺设着一条荣华富贵的坦途。
然而,他竟劈头自称“狂生”,而且还带着颇为不屑的语气,这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不得不注意品味。
跟着三句,是他对自己身世的看法,“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缁尘即尘污,比喻世俗的污垢。
纳兰性德化用谢朓“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的诗意,说自己生长在京师的富贵人家,蒙受尘世的污浊。
“偶然间”三字。
表明他并不希罕金粉世家繁华喧嚣的生活。
在词的开头,他就坦率地把自己鄙薄富贵家庭的心境,告诉给顾贞观,是希望出身寒素的朋友们理解他,不要把他看成是一般的贵介公子。
“有酒惟浇赵州土”。
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平原君即战国时代赵国的公子赵胜,此人平生喜欢结纳宾客。
李贺写这两句诗,对那些能够赏识贤士的人表示怀念。
他举起酒杯,浇向赵州,觉得茫茫宇内,惟独平原君值得景仰。
纳兰性德径用李诗入词,同样是表示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
当然,他和李贺的心情不尽相同。
李贺怀才不遇,攀附无门;
纳兰性德生长名门,青云有路。
但是,他从顾贞观、吴兆骞等人的遭遇里,深深感到社会的不平,感到人才总是无法逃脱遭受排挤的厄运,因而忧思重重,满怀悲愤。
他也知道,他的心境,很难得到世人的理解,他呼喊:“谁会成生此意”,透露出孤独落寞的悲哀。
总之,他的失望、彷徨、牢骚之情,统统包含在反诘的口吻之中。
前几句,作者极写心情的抑郁,这正好为得遇知己朋友的兴奋预作蓄势。
就在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他遇到梁汾了。
“不信道,遂成知己”。
骤然看来,在“不信道”之后,又加上“遂”字,显得有点累赘,但重复强调意外之感,是为了表达得友的狂喜。
这几句,笔势驰骤,极尽腾挪变化之妙。
接下去是写知己相逢的情景。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青眼是高兴的眼色,据说晋代阮籍能为青白眼,遇见意气相投的人,便露出青色的眼珠。
杜甫《短歌行》有句云:“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我老矣。
”纳兰性德翻用其意,说他们相遇时彼此正当盛年,都还未老,于是青眼相向,慷慨高歌。
不过,在举杯痛饮之余,又不禁涕泪滂沱。
英雄失路,惺惺相惜,得友的喜悦、落拓的悲哀,一齐涌上心头。
辛稼轩曾有句云:“倩何人,唤取翠袖红巾,揾英雄泪。
”纳兰性德的心情,与此相类。
不过,辛词“揾”字比较含蓄,纳兰用“拭尽”一语,却是淋漓尽致地宣泄情感。
这几句,诗人把歌哭笑啼交错在一起,比杜、辛的诗句显得更鲜明更奔放。
以“君不见,月如水”作收束。
它是全篇唯一的景语。
那一夜,月儿皎洁,凉浸浸的,似是映衬着他们悲凉的情怀,又似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见证。
一般人写词,包括纳兰性德在内,总喜欢较多敷写眼前或内中看到的景色。
因情写景,情景相生,会收到形象生动境界隽永的艺术效果。
象〔金缕曲〕这样体制较长的词调,完全不入景语,则易流于粗率。
纳兰性德这首词着眼于传情,诗人直抒胸臆,但也注意顺手拈来一二景语,约略点染。
沈谦在《堪词杂说》中认为:“长调要操纵自如,忌粗率,能于豪爽中著一二精微语,绵缠中著一二激厉语,尤见错综。
”这是颇有见地的经验之谈。
纳兰性德在歇拍中稍作跌宕,略写月色,正是在豪爽中夹入工细之笔。
这似乎是闲笔,却使人感到,诗人极度激动的感情,又蕴含着深沉的意味。
纳兰从同情顾贞观、吴兆骞的坎坷遭遇着笔。
“共君此夜须沉醉。
”这里的“须”字很值得玩味。
它表明,诗人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神经麻木。
从写法上看,此句与杜甫的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也颇相似,但意境大不相同。
“纵酒”未必大醉,“沉醉”却是醉得不省人事。
为什么必须烂醉如泥?
下面跟着作答。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屈原说过:“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在纳兰性德看来,古往今来,有才识之士被排斥不用者多如牛毛,顾贞观等受到不公的待遇也自不可避免。
不合理的现实既已无法改变,他便劝慰好友,大家懒得去管,一醉了事。
这种一醉解千愁的作法,固然是逃避现实的表现,但诗人冷峭的情绪,乃是愤怒与消极的混合物。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从顾贞观等今古才人的遭遇中,诗人想到自己。
在污浊的社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将来的命运,也不值一晒,因而他发出了“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
在词的开头,诗人已透露出他对门阀出身的不屑,这里再一次申明,是强调他和顾贞观有着同样的烦恼,对现实有着同样的认识,他和顾贞观一起承受着不合理社会给予的压力。
在这里,通过诗人对朋友安慰体贴相濡以沫的态度,我们也看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激忿。
在激动之余,纳兰性德把笔锋拉回,用沉着坚定的调子抒写他对友情的珍惜。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
”劫是梵语劫簸的省略,是计算时间的数量词。
在不期然得遇知己的时刻。
他郑重表示,一旦倾心相许,友谊便地久天长,可以经历千年万载。
同时,彼此相见恨晚,只好期望来世补足今生错过的时间。
用不着剖析,这番誓言,灼热如火。
结句“然诺重,君须记”。
再三叮咛,强烈地表达与顾贞观世世为友的愿望。
纳兰性德有些词,写得悲凉顽艳,象“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
象“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使人读来觉得香留齿颊。
但是,纳兰词最大的特点是直抒性灵,感情直率,他一贯认为,“诗乃心声,性情之事也。
”这种主张,体现在创作中,便显得不事雕饰,天籁自鸣。
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这比较准确地概括出纳兰性德的创作风格。
就〔金缕曲〕《赠梁汾》而言,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运笔如流水行云,一任真纯充沛的感情在笔端酣畅地抒发。
不过,纳兰性德的诗歌直写怀抱,又非不注意艺术锤炼,一味粗头乱服。
从〔金缕曲〕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作者经常化用名句,运用典故。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中用事,贵无事障。
晦也,肤也,多也,板也,此类皆障也。
姜白石用事入妙,其要诀所在,可于其《诗说》见之,曰:‘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学有余而约用之,善用事者也。
乍叙事而间以理言,得活法者也。
’”纳兰性德天衣无缝地流畅地运用故实,就是善与活的一例。
正因如此,这首〔金缕曲〕显得既酣畅,又深沉;
既慷慨淋漓,又耐人寻味。
这首词没有华丽的词藻,却使人读来五内沸腾,神摇魄荡,感觉到作者字字句句,出自肺腑。
它的成就,证实了一条创作的真理:真情实感,是诗歌的生命。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清平乐·风鬟雨鬓 文翻注译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情人冒着风雨前来约会,因为是背着人偷偷跑出来的,所以常常不能如约而至。
和她一起倚在玉阑干上赏月,低声细语倾衷情,还能闻到她身上的香气。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然而相聚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转眼之间(软风即暮春之风)暮春之风吹过窗纱,与她一 别相隔天涯。
从此每逢暮春时节便伤春、伤别,黄昏日落,只一人空对梨花悠悠地思念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风鬟雨鬓:本为鬟鬓蓬松不整之意。
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睹。
”李清照《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皆为此意,后代指女子。
这里指亡妻,或指所恋之女子。
语低香近:此谓与那美丽的女子软语温存,情意缠绵,那可人的缕缕香气更是令人销魂。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心期句:意思是说如今与她远隔天涯,纵心期相见,那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情人冒着风雨前来约会,因为是背着人偷偷跑出来的,所以常常不能如约而至。
和她一起倚在玉阑干上赏月,低声细语倾衷情,还能闻到她身上的香气。
风鬟雨鬓:本为鬟鬓蓬松不整之意。
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睹。
”李清照《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皆为此意,后代指女子。
这里指亡妻,或指所恋之女子。
语低香近:此谓与那美丽的女子软语温存,情意缠绵,那可人的缕缕香气更是令人销魂。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然而相聚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转眼之间(软风即暮春之风)暮春之风吹过窗纱,与她一 别相隔天涯。
从此每逢暮春时节便伤春、伤别,黄昏日落,只一人空对梨花悠悠地思念她。
心期句:意思是说如今与她远隔天涯,纵心期相见,那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文翻注译赏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
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
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
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
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罗衾不耐,孤枕难忍。
号角催晓,漏滴花阴。
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
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
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欹枕”二句:欹(qī)枕,斜靠着枕头。
蟾蜍,代指月亮。
早弦,即上弦。
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玉琴:琴之美称。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
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
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
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
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
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欹枕”二句:欹(qī)枕,斜靠着枕头。
蟾蜍,代指月亮。
早弦,即上弦。
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罗衾不耐,孤枕难忍。
号角催晓,漏滴花阴。
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
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玉琴:琴之美称。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写法,从多个方面去描写和渲染,写思妇的苦情。
“风兼雨”“长更”是耳闻,“蟾蜍下早弦”是眼见,“夜寒”是身体感受,“无处不伤心”是心理感受。
容若将离人苦夜长,相思难解,无处不伤心的苦况写得精细到位,末一句雅而伤,词中女子显然是淑女,风格姿态不同于《古诗十九首》里的“荡子妇”。
“轻尘”两字更将闺阁寂寥的氛围摹写得深细。
凄婉之情溢于词表。
上片展现自然景象,秋天的风雨和秋天的月。
下片是社会事相,泪花和灯花。
上阙写景。
首句中,词人描写了凄风苦雨下,落叶萧萧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悲凉的氛围。
“长更”一句,从李煜《三台令》词中化出,写长夜漫漫,无法入睡,词人索性抬头望天,不知不觉,月亮已在上弦处了,表明词人孤卧时间之久,寂寞难耐。
词的下阙写词人好不容易入睡,却因凉夜被薄惊醒,孤凄寒冷透彻心扉,不觉泪水伴着灯花淌落。
满心伤怀,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弹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尘,更休提伊人如今飘然远去了。
词人所描之景,在古琴处停止,仿佛古琴余音,婉转低回,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家藏经典文库》编委会.人间最美纳兰词:中国工商出版社,20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