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其五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联句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

念彼穷居上,如何不叹息!

(渊明)虽欲腾九万,扶摇竞何力?

远招王于乔,云驾庶可饬。

(愔之)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

霜露岂不切?

务从忘爱翼。

(循之)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思绝庆未看,徒使生迷惑。

(渊明)

归园田居·其六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望着前村已是袅袅炊烟,孩子们在家门等我回家。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要问我这样做是为什么?

人的一生总要从事劳作。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我只希望桑麻农事兴旺,蚕事之月纺绩事务顺遂。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我不求闻达心愿就这样,望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参考资料: 1、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 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3、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 4、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

种苗在东皋(gāo),苗生满阡(qiān)陌。

东皋:水边向阳高地。

也泛指田园、原野。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东皋”、“西畴”。

阡陌:原本田界,此泛指田地。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巾柴车:意谓驾着车子。

柴车,简陋无饰的车子。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归人:作者自指。

烟火:炊烟。

檐隙:檐下。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百年:一生。

役:劳作。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蚕月:忙于蚕事的月份,纺绩也是蚕事的内容。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素心:本心,素愿。

三益:谓直、谅、多闻。

此即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参考资料: 1、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 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24-28 3、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 4、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

于王抚军座送客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秋天的景象凄清而且萧肃,百草都已经枯萎衰颓。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于是在霜露降落的九月,登高饯别送友人去外地上任。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肃肃的寒气笼罩着山涧,游云飘忽不定无所依傍。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遥望水中洲渚似乎是很缥缈的景象,风向与水流的方向相违背。

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

眺望暮景又很欣喜逢见这样的盛筵,离别的话语使人感到伤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早晨飞去的乌儿傍晚已经飞回来了,太阳渐渐收敛起余下的光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过去的人和留下的人道路完全不同,调转我的车马,无限惆怅地缓缓走在回去的路上。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眼看归去的小船越行越远,心情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紧紧相随。

参考资料: 1、 傅东华选注;

王莞菁校订.陶渊明诗: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4.09:第58页 2、 (晋)陶渊明著;

夏华等编译.陶渊明集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3.01:第82-84页

秋日凄且厉,百卉(huì)具已腓(féi)。

秋天的景象凄清而且萧肃,百草都已经枯萎衰颓。

王抚军:王弘,义熙十四年(418年),王弘以抚军将军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任江州刺史。

客:指庾登之和谢瞻。

庾登之:原任西阳太守,此次征人为太子庶子、尚书左丞。

谢瞻:原任相国从事中郎,此次赴任豫章大守,途经得阳。

凄且厉:凄凉而且肃杀。

百卉:百草。

腓:草木枯萎。

爰(yuán)以履(lǚ)霜节,登高饯(jiàn)将归。

于是在霜露降落的九月,登高饯别送友人去外地上任。

爰:于是。

履霜节:指九月。

饯:设酒食送行。

归:将要离去之人,指庾登之、谢瞻。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shū)无依。

肃肃的寒气笼罩着山涧,游云飘忽不定无所依傍。

冒:覆盖。

倏:忽然,疾速。

洲渚(zhǔ)四缅(miǎn)邈(miǎo),风水互乖违。

遥望水中洲渚似乎是很缥缈的景象,风向与水流的方向相违背。

洲渚:水中陆地。

缅邈:遥远的样子。

风水互乖违:风向与水流方向相反。

乖违:违背,分离。

瞻(zhān)夕欣良宴,离言聿(yù)云悲。

眺望暮景又很欣喜逢见这样的盛筵,离别的话语使人感到伤悲。

瞻夕:傍晚。

欣良宴:宴会中的气氛令人高兴。

离言:离别之辞。

聿:语助词。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早晨飞去的乌儿傍晚已经飞回来了,太阳渐渐收敛起余下的光辉。

悬车:黄昏之前。

敛余晖:夕阳渐收余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过去的人和留下的人道路完全不同,调转我的车马,无限惆怅地缓缓走在回去的路上。

逝止:谓行者与留者留。

判:判然,分别。

旋驾:回车。

迟迟:缓慢的样子。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yí)。

眼看归去的小船越行越远,心情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紧紧相随。

回舟:归去之舟。

万化:宇宙自然之变化。

遗:遗落,消失。

参考资料: 1、 傅东华选注;

王莞菁校订.陶渊明诗: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4.09:第58页 2、 (晋)陶渊明著;

夏华等编译.陶渊明集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3.01:第82-84页

赠羊长史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贤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

深谷久应无。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述酒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读《山海经》 其五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读《山海经》 其四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丹木生何许?

迺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读《山海经》 其十一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巨猾肆威暴,钦[鸟丕]违帝旨。

窫窳强能变,祖江遂独死。

明明上天四,为恶不可履。

长枯固已剧,鵕鹗岂足恃!

读《山海经》 其九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志。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後。

2122232425 共7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