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十八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当然,你问攻伐别国的计谋,不肯说。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hào)事人,载醪(láo)祛所惑。

时:常常。

赖:依赖,依靠。

好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

载醪:带着酒。

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

《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

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觞(shāng)来为之尽,是谘(zī)无不塞。

觞:饮酒。

是谘:凡是所询问的。

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

塞,充实,充满。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

’柳下惠曰:‘不可。

’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

’”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

失:过失,失误。

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畴昔:往昔,过去。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饮酒·二十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诗书典籍有何罪?

顿时被焚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羲(xī)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去:离开。

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鲁中叟(sǒu),弥缝使其淳。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

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chuò)微响,漂流逮(dài)狂秦。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

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

辍:中止,停止。

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

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逮:至,到。

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区区:少,为数不多。

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

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绝世:指汉代灭亡。

六籍:指六经。

亲:亲近。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

走:奔跑。

“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快饮:痛饮,畅饮。

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但恨多谬(miù)误,君当恕醉人。

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

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羲(xī)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去:离开。

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鲁中叟(sǒu),弥缝使其淳。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

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洙泗辍(chuò)微响,漂流逮(dài)狂秦。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

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

辍:中止,停止。

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

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

逮:至,到。

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诗书典籍有何罪?

顿时被焚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区区:少,为数不多。

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

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绝世:指汉代灭亡。

六籍:指六经。

亲:亲近。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

走:奔跑。

“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快饮:痛饮,畅饮。

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但恨多谬(miù)误,君当恕醉人。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

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饮酒 其七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其三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儒道衰微近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儒道衰微近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

道丧:道德沦丧。

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近。

惜其情:吝惜陶渊明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

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

一生复能几,倏(shū)如流电惊。

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

复能几:又能有多久。

几,几何,几多时。

倏:迅速,极快。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

此:指“世间名”。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负疴颓檐下,终日无一欣。

破败茅屋抱病居,终日无事可欢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药石有时暂停用,经常思念我友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彼此相隔并非远,感到路遥是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周生传授孔子业,祖谢响应遂紧跟。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儒道衰微近千载,如今于此又听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马厩岂能作讲舍,尔等校书太辛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我爱古书崇儒道,愿与你们作近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真心奉劝诸好友,随我隐居颍水滨。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63-66

停云 其三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荣木 其四

作者: 陶渊明 朝代: 魏晋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泰山梁甫行

作者: 曹植 朝代: 魏晋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异气:气候不同。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剧:艰苦。

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行止:行动的踪迹。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翔:绕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异气:气候不同。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

剧:艰苦。

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行止:行动的踪迹。

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翔:绕行。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曹植自曹丕篡汉后,在自己生存的艰难不幸中,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

他在《泰山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灾害也不一样。

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

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这本是野兽出入的地方,可他们却长期的与野兽同居 。

所以“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这是对妻子以及孩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我们不但看到海民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野人一样的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想见他们与世隔绝的愚钝颓废形象。

他们依靠自然环境的险阻,和野兽争夺相间生存,他们不但经受生活的艰难困苦,而且还有随时被野兽吃掉的生存忧惧。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去。

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本文以白描的手法,言简意赅地全方位展现了边海人们的痛苦生活。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作者: 曹植 朝代: 魏晋

君王礼英贤。

不吝千金璧。

从容冰井台。

清池映华薄。

七哀诗

作者: 曹植 朝代: 魏晋

膏沐谁为容。

明镜闇不治。

678910 共7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