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法的先驱
免疫法的先驱 北京医料大学 程之范 在我国医学史上,免疫的概念很早就有了。
在祖国医学里,存一种“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很早就有近似疫苗的记载,公元四世纪初,晋代葛洪曾著有《时后方》一书。
所以叫做“肘后”,就是携带和使用方便的意思。
在这部书的卷七里,记有“疗猘犬咬人方”,就是人被狂犬咬了以后,便把咬人的那只狂犬杀掉,把犬脑敷贴在被咬的伤口上,以防治狂大病。
狂大的脑中......更多
关于医学的起源
关于医学的起源 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过去的医史学家们对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诸如医源于神、医源于圣、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源于人类之爱、医源于劳动等等,都各有所据,又各有所偏。
医学的起源,不可能是单一因素作用所能解释圆满的,我们认为只能是诸种因素综合参与不断发展的结果。
一、本能与医学 医学源于动物本能,西方一些著名医学史家大都持这一看法。
明代医事制度
明代医事制度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
一、中央的医药机构 (一)太医院的设置 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
司中设有: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医学教授、学正、官医和提领。
吴三年(1366年),改医学提举为太医监,设少监(正四品)、监远(从五品)。
洪武元......更多
清代前中期医学医家
清代前中期医学医家 一、喻昌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古称西昌)人,晚号西昌老人。
崇祯三年(1630)以副榜贡生入都。
曾上书欲有所为,不见纳,削发为僧。
不久又复蓄发,游于江南。
晚年潜心著述,开堂讲授医学,精研医理,尤精《伤寒论》。
平生妙治甚多,治病多奇中,名振大江南北,民间多有传说。
所著《尚论篇》《寓意草》《医门法律》合刊本称《喻氏三书》。
另有《伤寒抉疑》或以《......更多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 一、《史记》中的医家传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作者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
书中对汉武帝以前有关名医的传记、医药史事、医籍文献等都有所反映。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司马迁为先秦名医扁鹊和西汉医家淳于意所立的传记,开创了在正史中为名医立传之先例。
关于扁鹊的事迹,从战国末期至西汉时期,社会上流传很广,司马迁选用了扁鹊的3则医案。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医学争鸣与学术流派 一、刘完素的“火热”学说 刘完素生活时代,北宋微宗赵佶提倡的运气学说仍在流行,他结合北方地理和北方民族体质强劲的特点,深入阐发了火热病机等有关理论,在治疗上一改北宋用药偏治温燥之习,重视以寒凉药物治疗外感火热病,开拓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
刘完素著作主要思想是: (一)以“火热”病机立论: 刘完素主要著作首推《素问玄机原病式》,这部书是他多年研......更多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一、《内经》研究 金元诸医家主要采取两类方法研究《内经》。
一是抽取其中部分理论作专题研究,二是依据《内经》某一基本观点,结合实际进行发挥,形成一种系统的创新理论。
第一类著作主要有刘完素的《内经运气要旨论》(佚),《素问玄机原病式》,佚名《运气图解》(佚),邓炎《运气新书》(佚),曹大本《运气考定》(佚),吕复《运气图说》(佚)等,这一类著作主要吸取《素......更多
《关山月》
《关山月》 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之填写新词,内容是抒写作者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非议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有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
现存《关山月》的曲谱,比较早的是1768年刊行于日本的《魏氏乐谱》,据说为明朝末年避难于日本的魏侯(之琰)所传。
歌词就是李白填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那一首。
后来在1931年刊行的《梅......更多
世纪之交 舞蹈启蒙
世纪之交 舞蹈启蒙 中国古代舞蹈,由盛而衰,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盛与衰之后,终于像昨日黄花一般,当年那种洋洋洒洒的繁茂景象一去难回,其昔日雄姿成为彻头彻尾的历史绝响。
从一个大的艺术史角度来观察,中国艺术在近代史上的发展,几乎与古代社会大相径庭,完全随大众审美趣味的位移而发生根本性的改观。
在这一历史嬗变下,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逐渐后来居上,它异军突起,罗致“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形态于自己的麾......更多
中国舞剧 繁荣初呈
中国舞剧 繁荣初呈 舞剧是舞蹈艺术的高级形态,同时也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戏剧样式。
它由古代舞、乐、歌、诗并立的综合性表演分化、演进而来。
近代意义上独立完整的舞剧,是伴随着近代剧场在西方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
中国古代舞蹈表演中虽然已不乏戏剧性因素;
宋元以后兴起的戏曲更是“以歌舞演故事”的舞台艺术。
然而,戏曲里的“舞”只在演唱和道白中穿插进行,并未成为统领戏曲诸表现形式的主要艺术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