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相公

拼音:qǔ zi xiànɡ ɡonɡ 首字母大写:QZXG五笔:ma bb sh wc 曲子相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五代晋相和凝的绰号。

敦煌曲子词集

拼音:dūn huánɡ qǔ zi cí jí 首字母大写:DHQZCJ五笔:ybt orgg ma bb yngk wys 敦煌曲子词集的同义词反义词
词总集。今人王重民编。收录敦煌卷子中清理的唐五代词曲一百六十一首。上卷为长短句,中卷为唐人写本《云谣集杂曲子》,下卷为乐府。为研究敦煌词的重要参考资料。

挼曲子

拼音:suī qǔ zi 首字母大写:SQZ五笔:revg ma bb 挼曲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随节拍伴舞。

曲子

拼音:qǔ zi 首字母大写:QZ五笔:ma bb 曲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称"曲儿"。 2.乐曲;歌曲。 3.指词﹑散曲等韵文。

打莲花落

拼音:dǎ lián huā lào 首字母大写:DLHL五笔:rs alp awx aitk 打莲花落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行乞。《莲花落》是乞丐行乞时所唱曲子﹐故称。

洞仙歌

拼音:dònɡ xiān ɡē 首字母大写:DXG五笔:imgk wm sks 洞仙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词》﹑《洞中仙》﹑《羽仙歌》等。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此调二首,字句格律与宋词异。宋词有令词﹑慢词两体。令词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词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双调,仄韵。参阅《词谱》卷二十。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法曲

拼音:fǎ qǔ 首字母大写:FQ五笔:ifc ma 法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

减字

拼音:jiǎn zì 首字母大写:JZ五笔:udg pb 减字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宋曲子词中的术语。词的句度和声韵,都须按谱填写,不能变换。但当时音乐家在声腔方面,仍有所伸缩,因旧曲为新声。如《木兰花》原为七言八句,后将一﹑三﹑五﹑七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乐章集(乐yuè)

拼音:yuè zhānɡ jí ( lè y u è )首字母大写:YZJ(LYUè)五笔:tn ujj wys ( tn y u è ) 乐章集(乐yuè)的同义词反义词
词集。北宋柳永作。三卷。按宫调编排。共十六个宫调,一百五十个词调。近人朱孝臧《fdc4村丛书》本有续添曲子一卷,并附朱氏所撰校记一卷。

抛球乐

拼音:pāo qiú lè 首字母大写:PQL五笔:rve ggi tn 抛球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原为五言六句,唐人抛球催酒时所唱,教坊因以名曲。后用为词牌名。单调三十字者始于刘禹锡,四十字者始于冯延巳,四十二字者见《云谣集杂曲子》无名氏词,皆平韵。至柳永以旧曲名创为新调,始有双调一百八十七字体,仄韵。 2.曲牌名。一名《彩楼春》。属北曲黄钟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
1234 共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