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
莱芜甑
拼音:lái wú zènɡ 首字母大写:LWZ五笔:agus afq uljy 莱芜甑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代范冉,字史云,为莱芜长,后遭党人禁锢,生活清贫,但穷居自若,言貌无改,当时有民谣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后因以"莱芜甑"指生活清贫。
长勺之战
拼音:chánɡ sháo zhī zhàn 首字母大写:CSZZ五笔:ta qyi pp hka 长勺之战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鲁军一鼓作气,大败齐军。
范冉
拼音:fàn rǎn 首字母大写:FR五笔:aib mfd 范冉的同义词反义词
1.字史云,东汉陈留人。曾师事马融,通五经。桓帝时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就。性狷急,常佩韦以自缓。罹党锢之祸,遁迹梁沛间,卖卜为生,清贫自守,时或粮绝,穷居自若。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冉,或作"丹"。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后以"范丹"指代贫困而有操守的贤士。
夫差(?-前473)
拼音:fū chà (?- qián 473)首字母大写:FC(?-Q473)五笔:gggy uaf (?- ue 473) 夫差(?-前473)的同义词反义词
春秋末期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即位后先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打败越兵,乘胜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又开凿邗沟,以图北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兵。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越军乘虚攻入吴都。后来越国再次兴兵攻吴,他兵败自杀,吴亡。
尘甑
拼音:chén zènɡ 首字母大写:CZ五笔:iff uljy 尘甑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载,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因遭母忧,不到官,结草室而居。"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后因以"尘甑"为形容清贫之典。
吴伯箫(1906-1982)
拼音:wú bó xiāo (1906-1982)首字母大写:WBX(1906-1982)五笔:kgd wrg tvh (1906-1982) 吴伯箫(1906-1982)的同义词反义词
散文家。山东莱芜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在陕甘宁教育厅任职。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有散文集《羽书》、《北极星》等。
红日
拼音:hónɡ rì 首字母大写:HR五笔:xa jjjj 红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长篇小说。吴强作。1957年发表。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吸取涟水战役失利的教训,在莱芜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李仙洲部,士气大振,接着又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王牌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小说以史实为基础,反映了山东战场的全貌。
弇中
拼音:yǎn zhōnɡ 首字母大写:YZ五笔:wgka k 弇中的同义词反义词
1.狭路﹐隘道。《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鲜虞﹞行及弇中﹐将舍。"杜预注:"弇中﹐狭道。"又《哀公十四年》:"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一说为地名。据《读史方舆纪要》﹐临淄西南有弇中峪﹐界两山间﹐至莱芜县﹐长三百里。
赢博
拼音:yínɡ bó 首字母大写:YB五笔:yem fsf 赢博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时齐国的两个邑名。汉代并置县。赢县故城在今山东省莱芜市西北﹐有吴延陵季子长子墓;博县亦名博阳﹐故城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南。《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赢﹐一本作"嬴"。后以"赢博"为葬于异乡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