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乱

拼音:pínɡ luàn 首字母大写:PL五笔:guf tdn 平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1. 平定叛乱。

七国

拼音:qī ɡuó 首字母大写:QG五笔:ag l 七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战国时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2.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个诸侯国。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时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乾隆帝(1711-1799)

拼音:qián lónɡ dì (1711-1799)首字母大写:QLD(1711-1799)五笔:fjt btg yuph (1711-1799) 乾隆帝(1711-1799)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珅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让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射天

拼音:shè tiān 首字母大写:ST五笔:tmd gd 射天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史传某些暴君常用革囊盛血﹐悬而仰射﹐以示威武﹐与天争衡。《史记.殷本纪》:"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又《龟策列传》:"﹝纣﹞杀人六畜,以韦为囊。囊盛其血,与人县而射之,与天帝争强。"又《宋微子世家》:"君偃(康王)十一年,自立为王……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后借以指暴虐和叛乱行为。

史思明(703-761)

拼音:shǐ sī mínɡ (703-761)首字母大写:SSM(703-761)五笔:kri ln je (703-761) 史思明(703-761)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宁夷州突厥族人。因战功为安禄山所亲信,官至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叛乱,他率军南下攻取河北地区,被任为范阳节度使。安庆绪杀安禄山称帝,他一度降唐,后起兵再叛。公元759年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称大圣燕王。进兵援安庆绪,解邺城之围。继又杀安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出兵攻占洛阳及附近州县。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通逆

拼音:tōnɡ nì 首字母大写:TN五笔:cep ubtp 通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勾结叛乱。

危反

拼音:wēi fǎn 首字母大写:WF五笔:qdb rc 危反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诡反。犹言阴谋叛乱。危,通"诡"。

西乡隆盛(1828-1877)

拼音:xī xiānɡ lónɡ shènɡ (1828-1877)首字母大写:XXLS(1828-1877)五笔:sghg xt btg dnl (1828-1877) 西乡隆盛(1828-1877)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下级武士出身。1866年参与建立倒幕联盟。1868年参与策划推翻幕府统治、建立维新政权的政变,并在鸟羽、伏见战役中率军打败幕府军。明治政府成立后,为政府主要成员。1877年领导反政府叛乱,兵败自杀。

吴三桂(1612-1678)

拼音:wú sān ɡuì (1612-1678)首字母大写:WSG(1612-1678)五笔:kgd dg sff (1612-1678) 吴三桂(1612-1678)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藩王。字长白,高邮(今属江苏)人。明末担任辽东总兵,驻防山海关。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他与农民军为敌,引清兵入关,受封为平西王。又为清兵先驱,镇压陕西、四川等地农民起义军。后又攻入云贵地区,俘杀南明永历帝。镇守云南,拥兵割据。康熙帝下令撤除藩王后,他发动叛乱。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不久病死军中。

颜真卿(709-785)

拼音:yán zhēn qīnɡ (709-785)首字母大写:YZQ(709-785)五笔:utem fhw qtvb (709-785) 颜真卿(709-785)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封鲁郡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被害。世称“颜鲁公”。工文词,尤善书法。楷书雄浑,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亦工行书。有碑刻《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及书迹《祭侄文稿》等存世。有《颜鲁公集》。
11121314 共13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