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原小卷(1945- )

拼音:lì yuán xiǎo juǎn (1945- )首字母大写:LYXJ(1945- )五笔:ssu dr ih ugb (1945- ) 栗原小卷(1945- )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电影演员。女。早年入俳优座演员训练所。1964年从影。因主演《忍川》获《每日电影》女演员演技奖。主演影片还有《生死恋》、《莫斯科之恋》等。

林青霞(1954- )

拼音:lín qīnɡ xiá (1954- )首字母大写:LQX(1954- )五笔:ss gef fnhc (1954- ) 林青霞(1954-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原籍山东,生于台湾。女。毕业于台北女子中学。1984年去美国国际大学进修电影表演课。曾因主演《八百壮士》和《滚滚红尘》,分别获亚洲影展和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主演的影片还有《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等。

林黛(1934-1964)

拼音:lín dài (1934-1964)首字母大写:LD(1934-1964)五笔:ss wayo (1934-1964) 林黛(1934-1964)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广东宾阳人。女。香港莱顿书院和新亚书院肄业。1952年从影。一生主演影片近四十部。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媚百娇》、《不了情》,四次获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林凤娇(1953- )

拼音:lín fènɡ jiāo (1953- )首字母大写:LFJ(1953- )五笔:ss wci vtdj (1953- ) 林凤娇(1953-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原籍福建,生于台湾。女。1972年从影,先后在港、台两地主演七十余部影片。因主演《汪洋中的一条船》和《小城故事》,两次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前者又获亚洲影展演技最突出女主角奖。

罗兰

拼音:luó lán 首字母大写:LL五笔:lq udf 罗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sophialoren,1934-)意大利电影演员。女。1949年从影。1954年因在德·西卡执导的影片《那不勒斯的黄金》中饰演角色而知名。主演的《黑兰花》、《乔恰拉》、《意大利式的结婚》、《航行》等影片,分别在威尼斯、戛纳、莫斯科等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女演员奖。1994年获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熊奖。

美术片

拼音:měi shù piàn 首字母大写:MSP五笔:ugdu sy thg 美术片的同义词反义词
动画、木偶、折纸等影片的总称。运用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手段,塑造形象,赋予角色以性格和动作,从而表现情节的影片。一般采用逐格拍摄方法,在放映时便成为一种连续动作的形象。

木下惠介(1912- )

拼音:mù xià huì jiè (1912- )首字母大写:MXHJ(1912- )五笔:ssss gh gjh wj (1912- ) 木下惠介(1912- )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电影导演。曾就读于东方照相学校。1943年起任导演,成名作为《大曾根家的早晨》。自编自导的《二十四只眼睛》和执导的《fe4f山节考》为其代表作。执导的影片还有《冲动杀人,儿子啊》、《破戒》、《卡门回故乡》等。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拼音:mò sī kē ɡuó jì diàn yǐnɡ jié 首字母大写:MSKGJDYJ五笔:ajd dwr tufh l bf jn jy ab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同义词反义词
1959年苏联创设。每两年举行一次。设金质奖和银质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等。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

片头

拼音:piàn tóu 首字母大写:PT五笔:thg ud 片头的同义词反义词
1. 电影胶片或电影胶片卷盘两端供穿进摄影装置用的一段很短的空白胶卷。2.放映电影片、电视片等的正式内容以前的那一部分,包括片名、导演名、演员名等。

欧阳予倩(1889-1962)

拼音:ōu yánɡ yǔ qiàn (1889-1962)首字母大写:OYYQ(1889-1962)五笔:arq bj cn wgeg (1889-1962) 欧阳予倩(1889-1962)的同义词反义词
演员,戏剧家。湖南浏阳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倡导新剧运动。1926年任民新影片公司编导。1929年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抗战时期任广西艺术馆馆长。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和中国舞协主席。有话剧剧本《桃花扇》、《黑奴恨》;电影剧本《玉洁冰清》、《天涯歌女》;论著《自我演剧以来》、《电影半路出家记》等。
1112131415 共2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