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2)
拼音:cénɡ ɡuó fān (1811-1872)首字母大写:CGF(1811-1872)五笔:ulj l aitl (1811-1872) 曾国藩(1811-1872)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任内阁学士。1853年初在湖南督办团练,创建湘军。率兵镇压太平军。后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成为第一个被清廷授予大权的汉人。1865年攻陷天京(今南京)后,又北上进剿捻军。任直隶总督时,残民媚外,遭舆论谴责。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在南京病死。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荃(1824-1890)
拼音:cénɡ ɡuó quán (1824-1890)首字母大写:CGQ(1824-1890)五笔:ulj l awgf (1824-1890) 曾国荃(1824-1890)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末湘军将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国藩弟。曾率湘军赴江西吉安镇压太平军,所部称吉字营。后任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1864年攻陷天京(今南京),纵兵焚掠,血洗全城。调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利去职。后又任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两江总督。
赵秉钧(1859-1914)
拼音:zhào bǐnɡ jūn (1859-1914)首字母大写:ZBJ(1859-1914)五笔:fhr tvd qqug (1859-1914) 赵秉钧(1859-1914)的同义词反义词
河南汝州人。曾任清巡警部尚书。辛亥革命时,帮助袁世凯镇压革命党人。民国成立后,任内务总长、国务总理。1913年受袁世凯指使,派人暗杀宋教仁。因案情揭露,改任直隶都督。后被袁毒死灭口。
助饷
镇绥
镇锁
镇讨
斩挞
张勋(1854-1923)
拼音:zhānɡ xūn (1854-1923)首字母大写:ZX(1854-1923)五笔:xta kme (1854-1923) 张勋(1854-1923)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洋军阀。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投靠袁世凯。1911年任江南提督,武昌起义后在南京滥杀民众。为表示效忠清室,所部禁止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率兵进入北京,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后为段祺瑞击败。病死于天津。
珍珠桥惨案
拼音:zhēn zhū qiáo cǎn àn 首字母大写:ZZQCA五笔:gw gtf std ncd pvs 珍珠桥惨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2月17日,北平(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学生代表到南京,和当地学生三万余人联合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游行队伍在珍珠桥附近遭到政府军警的血腥镇压。学生死三十余人,伤百余人。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