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脯
拼音:ruǎn pú 首字母大写:RP五笔:efq esy 朊脯的同义词反义词
1.胃脯。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遣策:"朊脯一笥。"唐兰考释:"朊即脘字﹐《说文》:'脘﹐胃脯也。'《玉篇》:'脘﹐胃脘。朊同上。'《史记.货殖传》﹑《汉书.货殖传》'浊氏以胃脯而连骑'。晋灼注:'今太官常以十月作沸汤燖羊胃﹐以末椒姜坋之﹐暴使燥是也。'出土竹笥木牌有'朊脯笥'。"
商代城墙遗址
拼音:shānɡ dài chénɡ qiánɡ yí zhǐ 首字母大写:SDCQYZ五笔:yum wa fd ffuk khgp fhg 商代城墙遗址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在河南省郑州市。城垣周长七公里,用土分层夯筑。城墙剖面为梯形,底面一般宽二十米,高约九米,部分城墙被掩埋在现今的地面之下。环城发现十一个缺口,某些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城墙附近有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址。西墙外杜岭出土两件大型铜方鼎,南墙﹑北墙外各发现一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址,郑州市内曾发现商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沟﹑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号。
沈从文(1902-1988)
拼音:shěn cónɡ wén (1902-1988)首字母大写:SCW(1902-1988)五笔:ipq ww yygy (1902-1988) 沈从文(1902-1988)的同义词反义词
小说家,散文家,民俗学家。湖南凤凰人。苗族。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起先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建国后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专事出土文物研究。著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及论著《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有《沈从文文集》。
司母戊方鼎
拼音:sī mǔ wù fānɡ dǐnɡ 首字母大写:SMWFD五笔:ngk xnny dgty yy hnd 司母戊方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1.商代晩期王室的祭器。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方形,四足,立耳,饰饕餮纹。通耳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为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古代世界青铜文化中仅见的。方鼎结构复杂,鼎身和四足是整体铸造,耳则是在鼎身铸成后再在其上安模﹑翻范﹑浇铸而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商晩期青铜器冶铸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特磬
兮甲盘
拼音:xī jiǎ pán 首字母大写:XJP五笔:wgn lhnh tul 兮甲盘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也称兮田盘﹑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西周晩期青铜器。宋代出土。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述兮甲(即尹吉甫)随从周宣王征伐玁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清吴式芬《攈古录》卷三作"兮田盘"﹐吴大澄《愙斋集古录》卷十六作"兮伯盘"﹐方浚益《缀遗斋彝器考释》卷七作"兮伯吉父盘"。参阅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新坑
一甲
拼音:yì jiǎ 首字母大写:YJ五笔:g lhnh 一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一副铠甲。出土秦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
2.借指一兵一卒。
3.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唐时进士不分甲。宋太平兴国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元明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
4.宋代卢秉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宋史.食货志下四》:"﹝卢秉﹞因定伏火盘数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
银雀山汉墓
拼音:yín què shān hàn mù 首字母大写:YQSHM五笔:qvy iwyf mmm ic ajdf 银雀山汉墓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汉前期墓葬。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上发掘了两座汉墓,出土有竹简、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钱币等。其中以竹简最为著名,从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
战国策
拼音:zhàn ɡuó cè 首字母大写:ZGC五笔:hka l tsm 战国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书名。战国时游说之士策谋和言论的汇编。三十三篇,始于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止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继位。北宋时有散佚,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中,有失传已久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