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像

拼音:xiù xiànɡ 首字母大写:XX五笔:xtb wqk 绣像的同义词反义词
本指用丝线刺绣而成的佛像或人像。明清以来通俗小说流行,书首或卷首、回首常附雕版印刷的(后也有石印的)线描人物图像,也称“绣像”。

芗剧

拼音:xiānɡ jù 首字母大写:XJ五笔:axt ndj 芗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南部和台湾。1928年,台湾歌仔戏开始在闽南盛行,并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加以改进,称“改良戏”。1954年改今称。唱腔有七字调、杂碎调、哭调、杂念调等。剧目有《三家福》、《碧水赞》等。

湘剧

拼音:xiānɡ jù 首字母大写:XJ五笔:ishg ndj 湘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中部、东部和江西西部。曾名“长沙湘戏”。是兼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的多声腔剧种。高腔源于弋阳腔,明中叶已在长沙流行;后昆腔、弹腔等传入。剧目有《拜月记》、《追鱼记》、《琵琶上路》等约一千一百种。

行世

拼音:xínɡ shì 首字母大写:XS五笔:tgs anv 行世的同义词反义词
1.流行于世;问世。 2.犹处世。

行书

拼音:xínɡ shū 首字母大写:XS五笔:tgs nnh 行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字体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既无草书潦草,又无楷书端正。相传始于东汉末年,流行至今。其中楷意多些的称“行楷”,草意多些的称“行草”。

学生装

拼音:xué shenɡ zhuānɡ 首字母大写:XSZ五笔:ipb tgd ufy 学生装的同义词反义词
男式上装的一种。因流行于“五四”运动前后大中学生中,故名。外形似中山装。封口立领,前身三只底角呈圆弧形无盖的明贴袋,下面两只大袋,左上一只小袋,正中五粒明钮。特点是简练、活泼。

谐剧

拼音:xié jù 首字母大写:XJ五笔:yxx ndj 谐剧的同义词反义词
1.诙谐戏谑。 2.一种介于曲艺与戏剧之间的艺术样式。流行于四川。演出时只有一名演员出场﹐扮演规定人物﹐通过演员与实际不存在的对象进行"对话"和交流﹐使观众明确角色的规定情境和假设在场的其他人物﹐以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因运用幽默﹑风趣见长的四川方言﹐寓庄于谐﹐故名谐剧。

性灵说

拼音:xìnɡ línɡ shuō 首字母大写:XLS五笔:ntg vo yuk 性灵说的同义词反义词
清代袁枚的论诗主张。吸取明代袁宏道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李贽的童心说,主张作诗应直抒胸臆,表现性灵,辞贵自然,强调独创;反对以程朱理学束缚诗歌创作,对拟古倾向和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表示不满,批评了当时诗坛流行的“格调说”和“肌理说”。

炎疠

拼音:yán lì 首字母大写:YL五笔:oo ugqe 炎疠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南方炎热地区的流行病。

学海

拼音:xué hǎi 首字母大写:XH五笔:ipb itx 学海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扬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言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动,所以不至于山。谓做学问当如河川流向大海,日进不已。 2.谓学问渊博。亦指学问渊博的人。 3.喻指学术界。 4.比喻广阔无边的学问领域。
3637383940 共58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