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1910- )
拼音:yáo xuě yín (1910- )首字母大写:YXY(1910- )五笔:vqi fv fvy (1910- ) 姚雪垠(1910- )的同义词反义词
作家。河南邓州(今市)人。曾主编《风雨》周刊。建国后历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湖北省文联主席。著有短篇小说集《差半车麦秸》,长篇小说《重逢》、《长夜》、《李自成》等。
印纸历子
拼音:yìn zhǐ lì zǐ 首字母大写:YZLZ五笔:qgb xqa de bb 印纸历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宋制,外任官员赴任时,朝廷发给印有各种项目的记录册,由官员于任上填写,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根据,称"印纸历子"。
虞洽卿(1867-1945)
拼音:yú qià qīnɡ (1867-1945)首字母大写:YQQ(1867-1945)五笔:hkg iwg qtvb (1867-1945) 虞洽卿(1867-1945)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买办资本家。浙江镇海(今宁波)人。早年在外国银行任买办。后独资创办惠通银号、三北轮船公司。1918年发起组织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1927年从财政上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抗日战争期间,以救济难民为由大发国难财。后病死于重庆。
恽逸群(1905-1978)
拼音:yùn yì qún (1905-1978)首字母大写:YYQ(1905-1978)五笔:npl qkqp vtku (1905-1978) 恽逸群(1905-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新闻工作者。江苏武进人。上海大同大学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新声通讯社记者、《立报》主笔。1945年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兼总编辑。建国后,历任《解放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华东新闻出版局局长、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著有《抗战国际知识》、《新闻学讲话》等。
余上沅(1897-1970)
拼音:yú shànɡ yuán (1897-1970)首字母大写:YSY(1897-1970)五笔:wgs h ifq (1897-1970) 余上沅(1897-1970)的同义词反义词
戏剧教育家、理论家。湖北沙市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参加爱美剧运动。1923年赴美国学习戏剧。1925年回国,在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主持戏剧系。后任上海光华、暨南等大学教授,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建国后在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任教。论著有《国剧运动》、《余上沅戏剧论文集》等。
正事
郑君里(1911-1969)
拼音:zhènɡ jūn lǐ (1911-1969)首字母大写:ZJL(1911-1969)五笔:udb vtk jfd (1911-1969) 郑君里(1911-1969)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导演。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毕业于南国艺术学院戏剧科。1932年从影。抗战时期任上海救亡演剧三队队长。1946年后任昆仑影业公司编导委员会委员。建国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理事。主演影片有《大路》、《新女性》等。导演影片有《一江春水向东流》(与蔡楚生合作)、《乌鸦与麻雀》、《林则徐》、《聂耳》等。
朱端钧(1907-1978)
拼音:zhū duān jūn (1907-1978)首字母大写:ZDJ(1907-1978)五笔:tfi um qqug (1907-1978) 朱端钧(1907-1978)的同义词反义词
导演、戏剧教育家。浙江余姚人。早年参与领导辛酋剧社,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参加复旦剧社。抗战时期任上海剧艺社以及华艺、同茂等剧社导演。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导演剧目有《孔雀胆》、《上海屋檐下》、《关汉卿》、《年青的一代》等。著有《导演技巧对话》、《舞台创作技法》等。
祝希娟(1938- )
拼音:zhù xī juān (1938- )首字母大写:ZXJ(1938- )五笔:pyk rdm vke (1938- ) 祝希娟(1938- )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江西南昌人。女。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历任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员、中国影协广东分会副主席、深圳电视艺术中心主任。曾因主演《红色娘子军》获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