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

拼音:zhānɡ yē shì 首字母大写:ZYS五笔:xta rywy ym 张掖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兰新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8年始设市。人口4492万(1995年)。为河西走廊粮、棉和青海省部分畜产品集散中心,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有大佛寺、木塔、钟鼓楼、黑水国汉墓群等名胜古迹。

钟祥市

拼音:zhōnɡ xiánɡ shì 首字母大写:ZXS五笔:qkhh pyu ym 钟祥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纵贯,焦枝铁路经过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设市。人口1033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明显陵、阳春台、文风塔、元宫及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处。

重庆市(重chóng)

拼音:chónɡ qìnɡ shì ( zhònɡ c h ó n g )首字母大写:CQS(ZCHóNG)五笔:tgjf odi ym ( tgjf c h ó n g ) 重庆市(重chóng)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央直辖市。在中国西南部、长江与嘉陵江流贯,成渝、川黔、襄渝三铁路交会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隋初置渝州,故重庆别称“渝”。1929年设市。面积823万平方千米,人口3000万(1995年)。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市区三面环江,形似半岛,依山建城,有“山城”之称。名胜古迹有南、北温泉和缙云山、红岩村、曾家岩、桂园等。有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

镇江市

拼音:zhèn jiānɡ shì 首字母大写:ZJS五笔:qfhw ia ym 镇江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江苏省西南部、长江南岸、京沪铁路线上,京杭运河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名“京口”,民国时曾为江苏省省会。1949年设市。人口525万(1995年)。特产香醋、肴肉、酱菜。有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名胜古迹。

邹城市

拼音:zōu chénɡ shì 首字母大写:ZCS五笔:qvb fd ym 邹城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山东省西南部、京沪铁路线上。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设市。人口108万(1995年)。有煤等矿产。名胜古迹有峄山、孟庙、孟林、孟府、邾国故城遗址和钢山、铁山的北朝石刻。

遵义市

拼音:zūn yì shì 首字母大写:ZYS五笔:usgp yr ym 遵义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贵州省北部、川黔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0年设市。人口4388万(1995年)。为贵州省北部重镇、第二大工业城市。名胜古迹有桃溪寺、湘山寺、遵义会议会址等。

保定市

拼音:bǎo dìnɡ shì 首字母大写:BDS五笔:wk pgh ym 保定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河北省中部、京广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曾为河北省省会。1948年设市。人口668万(1995年)。为河北省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工业中心之一。有大慈阁、莲花池等名胜古迹。

承德市

拼音:chénɡ dé shì 首字母大写:CDS五笔:bd tfl ym 承德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河北省东北部、滦河支流武烈河(热河)沿岸,京承、锦承两铁路终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清代称热河、承德,民国时曾为热河省省会。1945年设市,人口396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呼和浩特市

拼音:hū hé hào tè shì 首字母大写:HHHTS五笔:ktu t itfk cffy ym 呼和浩特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在自治区中部、京包铁路线上。南临大黑河,绿化较好,蒙古语有“青色的城”之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民国时曾为绥远省省会。1928年设市。人口938万(1995年)。是中国重要的毛纺工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昭君墓、大召、席力图召、白塔、五塔寺等。有内蒙古大学等高等学校。

汉中市

拼音:hàn zhōnɡ shì 首字母大写:HZS五笔:ic k ym 汉中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陕西省南部、汉江北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49年设南郑市,1953年改汉中市。人口506万(1995年)。为陕西省南部物资集散中心。工商业发达。名胜古迹有汉台、拜将台、净明寺塔,市郊有武侯祠墓、张良墓、张骞墓、褒斜道石门等。
6789 共8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