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日
拼音:pěnɡ rì 首字母大写:PR五笔:rdw jjjj 捧日的同义词反义词
1.喻忠心辅佐帝王。语本《三国志.魏志.程昱传》"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
2.捧日营。参见"捧日营"。
七宝鞭
拼音:qī bǎo biān 首字母大写:QBB五笔:ag pgy afw 七宝鞭的同义词反义词
1.以多种珍宝为饰的马鞭。晋王敦欲为乱,明帝乘骏骑密察敦营。敦觉,遣五骑追之。途中,帝将七宝鞭与逆旅老妪,令俟追者至,以鞭示之。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追骑玩鞭稽留,帝仅而获免。见《晋书.明帝纪》。后用以为典。
瑞昌
拼音:ruì chānɡ 首字母大写:RC五笔:gmd jj 瑞昌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原指周文王受命,丹鸟传书之事。周文王名昌,有圣瑞,故称。晋王嘉《拾遗记.秦始皇》:"又见赤云入于酆镐,走而往视,果有丹雀瑞昌之符。"后以为吉祥昌盛之典。
三山
拼音:sān shān 首字母大写:SS五笔:dg mmm 三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
3.冠名。
4.指三山骨。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三絶
缺壶歌
拼音:quē hú ɡē 首字母大写:QHG五笔:tfb fpo sks 缺壶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1.晋王敦酒后辄咏曹操《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见《晋书.王敦传》。后因用"缺壶歌"为发抒壮怀之典实。
三少
拼音:sān shǎo 首字母大写:SS五笔:dg it 三少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
2.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晋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王氏三少。《晋书.王羲之传》:"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2)唐李嗣真与同时学士赵献臣﹑徐昭任职弘文馆,俱称少俊,馆中号为"三少"。见《旧唐书.方伎传.李嗣真》。
3.谓三度返老还少。
圣教序
拼音:shènɡ jiāo xù 首字母大写:SJX五笔:cff ftbt oc 圣教序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碑名。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玄奘法师至印度取经﹐回长安后﹐译经﹑论一千余卷。贞观二二年﹐太宗作此序表彰其事。时高宗为太子﹐又作《述三藏圣教序记》。至高宗朝﹐多处将序﹑记刻石立碑。其中后世最有名者﹐为咸亨三年由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羲之字迹刻成﹐后附玄奘所译《心经》。碑在西安学宫﹐世称《集王圣教序》。
石敬瑭(892-942)
拼音:shí jìnɡ tánɡ (892-942)首字母大写:SJT(892-942)五笔:dgtg aqkt gov (892-942) 石敬瑭(892-942)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后晋高祖”。五代晋王朝的建立者。沙陀部人。后唐时曾任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公元936年勾结契丹灭后唐,并受契丹册封为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他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献帛30万匹。并称比他小十一岁的契丹主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
题衣
拼音:tí yī 首字母大写:TY五笔:jgh ye 题衣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后汉任末记事于衣的故事。晋王嘉《拾遗记.后汉》﹕"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后以"题衣"为负笈游学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