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亭亭长
南亭亭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tíng tíng cháng/zhǎng1.清末李宝嘉的别号。着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庚子国变弹词》等作品。对清廷官吏的昏庸腐败﹑贪污纳贿等有所暴露。
亭长
亭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ng cháng/zhǎng1.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以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东汉后渐废。 2.唐代尚书省各部在都事﹑主事之下设亭长,掌省门开闭和通传等事务。
歌风亭长
歌风亭长的同义词反义词
gē fēng tíng cháng/zhǎng1.指汉高祖刘邦。邦曾为泗水亭长﹐又作过《大风歌》﹐故称。
昌亭之客
昌亭之客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ng tíng zhī kè下乡(属江苏省淮阴市)南昌亭长的食客。原指汉淮阴侯韩信。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
亭佐
亭佐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ng zuǒ1.亭长的副手。
亭吏
亭吏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ng lì1.亭长。
亭子
亭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ng zǐ1.亭长一类的小吏。
掷楯
掷楯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shǔn/dùn1.《后汉书.逸民传.蓬萌》:"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李贤注:"亭长主捕盗贼﹐故执楯也。"后以"掷楯"为舍弃微职﹐重新就学的典故。
朱彝尊(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yí zūn清代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垞、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编修《明史》。为浙西词派创始人。诗与王士祯齐名,世称“南朱北王”。编有《词综》、《明诗综》,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
柏谷
柏谷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i gǔ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朱阳镇。有柏谷水经此。春秋晋公子重耳出奔到此始决定入翟。汉武帝曾微行至此,亭长不纳,亭长妻为其杀鸡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