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前夕惕
朝前夕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āo qiáng xī tì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前夕
前夕的同义词反义词
qián xī1.前一天的晩上。 2.比喻事情即将发生的时刻。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rén mín kànɡ rì zhàn zhēnɡ jì niàn ɡuǎn在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城内街101号。1987年7月6日“七七事变”爆发50周年前夕落成。占地26万平方米。由邓小平题写馆名。由序厅、展厅、半景画馆三部分组成。陈列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这一历史时期的抗战文物及图片资料。以声光结合立体画面再现了日军在卢沟桥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壮烈情景。
乡村女教师
乡村女教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g cūn nǚ/rǔ jiào/jiāo shī苏联故事片。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1947年摄制。斯米尔诺娃编剧,顿斯科伊导演,玛列斯卡娅主演。十月革命前夕,女中学生瓦尔瓦拉志愿离开大城市到农村任小学教师。她承受了爱人因参加革命而被捕的痛苦,忠诚于教育事业。卫国战争后,参战学生纷纷回来,向老师祝贺。
依依惜别的深情
依依惜别的深情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yī xī bié de shēn qíng散文。魏巍作。1958年发表。写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前夕,同朝鲜父老乡亲、人民军战友相互所表达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作品既有概括介绍,又有具体描写,情景交融,笔墨传情。
催妆诗
催妆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cuī zhuāng shī1.旧俗,成婚前夕,贺者赋诗以催新妇梳妆,此诗叫催妆诗。《唐诗纪事》卷三五载有唐陆畅《奉诏作催妆诗》。至宋,又有催妆词,读宋吕渭老《好事近》词之四:"彩幅自题新句,作催妆佳阕"可知。其后文人集中催妆诗词,类为应酬之作,非必成于成婚之夕。
圣体
圣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tǐ/tī/bèn1.旧称皇帝身体。亦借指皇帝。 2.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eucharist。意为"感谢祭"。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传说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门徒们领食。至今教徒们以在弥撒时领食面饼和葡萄酒为圣事之一。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各派改称圣餐。 3.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host。意为"牺牲"。天主教称弥撒时经神父祝圣后由教徒领食的面饼。
圣餐
圣餐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cān也称“神交圣礼”。基督教新教宗教仪式。据《新约全书》“福音书”载,耶稣受难前夕与门徒晚餐时,手持面饼和葡萄酒祝祷后分给门徒们吃,并称“这是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免罪而舍弃和流出的”。据此,该教规定举行“圣餐”时,信徒分食少量的饼和酒,作为纪念耶稣救赎的仪式。
坐歌
坐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zuò gē1.旧时广东一带的婚俗,成亲前夕男女行醮时亲友唱歌致贺。
彭楚藩(1884-1911)
彭楚藩(1884-1911)的同义词反义词
péng/bāng chǔ fān (1884-1911)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湖北武昌(今武汉)人。参加湖北新军,先后加入文学社和共进会,任宪兵营革命代表。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后被推为军事筹备员。武昌起义前夕,因汉口机关遭破坏,被捕就义。为“武昌三烈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