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ū jí zhù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编注。由此有“四书”之称。注释中发挥理学家的论点,明清统治者定为必读注本。
四书
四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ū1.《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配以《孟子》,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后用作学习的入门书。元皇庆二年定考试课目,必须在"四书"内出题,发挥题意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为根据。明清相沿不改。 2.指四部书。
四书文
四书文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ū wén1.明清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多取"四书"语命题,亦称八股文﹑时文。详"八股"。
四书院
四书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ū yuàn1.宋初各地所设书院甚多,其中以江西星子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最著名,合称四书院。宋王应麟《玉海.宫室.宋朝四书院》:"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老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白鹿洞为尤着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一说指白鹿洞﹑石鼓(在湖南衡阳)﹑应天﹑岳......更多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ū wǔ jīng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匹雏
大学
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xué①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有的还设有专修科、学院或研究生院(部)。主要培养本科生,有的还培养大专生或研究生。
大题
大题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tí1.明清科举考试以"五经"文命题曰大题;以"四书"文命题曰小题。 2.指全书的总题目﹑大标题。
中庸
中庸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ōnɡ①原为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有平常、常道等含义。儒家以此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并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后来则泛指平庸、妥协、保守、不求上进。②指才能中等、平庸之人:中庸读我诗,思量云甚要。③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作。提出“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书艺
书艺的同义词反义词
shū yì1.书计;书数。 2.指书法。 3.即四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