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mín fǎ tōnɡ zé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九章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基本原则、公民(自然人)、法人、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民事权利、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mín zhǔ cù jìn huì简称“民进”。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5年成立。主要由中小学教育界和文化出版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huá rén mín ɡònɡ hé ɡuó mín shì sù sònɡ fǎ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施行。共四编二十九章二百七十条。第一编总则,规定民诉法的任务、适用范围和原则,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和送达,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诉讼费用;第二编审判程序;第三编执行程序;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ɡuó mín dǎnɡ dì yī cì quán ɡuó dài biǎo dà huì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孙中山主持大会。出席代表一百六十五人,其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林伯渠、张国焘、瞿秋白、毛泽东等。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意共......更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mín zhǔ tónɡ ménɡ简称“民盟”。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1年成立。原名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今名。主要由文教界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mín zhǔ jiàn ɡuó huì简称“民建”。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5年成立。主要由民族工商业者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国民军

国民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mín jūn全称是“中华民国国民军”。冯玉祥所统辖的军队,原属北洋军阀直系。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宣布脱离直系军阀,组成国民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后部队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全国举足轻重的军事集团。1925年2月,冯玉祥任西北边防督办,所部称“西北军”。

国民参政会

国民参政会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mín cān zhèng huì抗日战争时期由各抗日党派代表组成的国家最高咨询机关。参政员由国民政府遴选产生。但实际上国民党员占大多数,中国共产党的参政员仅七人。参政会对国民政府的政策措施没有约束力。1938年,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此后三届参政会会议均在重庆召开。1948年3月,国民参政会宣布结束。

国民外交

国民外交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mín wài jiāo通过两国民间团体的相互交往来促进推动两国关系的活动。往往采用会谈、签订协议、建立民间贸易、进行文化交流等形式,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或推动政府间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ó mín shōu r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个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
12345 共4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