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流

墨家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jiā/gū/jie liú1. 战国时一个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翟。这个学派以“兼爱”“非攻”为本。

墨家

墨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jiā/gū/jie先秦时主张“兼爱”和“非攻”等的重要学派。创始人为墨子。在当时为儒家的反对派,影响极大。墨家有严格的纪律,其弟子都能赴汤蹈火,舍身行道。后期墨家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对逻辑学、光学、几何学、力学等都有研究和贡献。

伦理学

伦理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lún lǐ xué也称“道德哲学”、“道德科学”。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9世纪末,中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借用日本的译法,把英文ethics译作伦理学,成为这一学科的名称。在中国古代,曾产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派伦理学说。在西方,则有快乐主义、禁欲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伦理学说。这些学说都离开社会经济基础去考察道德现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伦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别墨

别墨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é mò1.战国时墨家各派均自命墨家的正支,视其他各派为"别墨"。

三墨

三墨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mò1.墨子之后,墨家分为三派,称三墨。

中山狼传

中山狼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shān lánɡ chuán寓言小说名。明代马中锡作。战国时墨家学者东郭先生营救一负伤被追逐的狼,狼脱离险境后反而恩将仇报,欲害东郭先生,最终被一老人设计杀死。小说讽谕世人要分清敌友,不可盲目行善。

六家

六家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jiā/gū/jie1.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的主要派别: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汉司马谈有《论六家之要指》﹐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2.指史书之六种体裁:《尚书》记言体﹐《春秋》记事体﹐《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史记》通史纪传体﹐《汉书》断代纪传体。 3.指治《孝经》的六位学者:三国吴韦昭﹑三国魏王肃﹑三国吴虞翻﹑三国魏刘劭﹑隋刘炫﹑南朝齐陆澄。

兼士

兼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shì1.奉行墨家兼爱学说的人。

坚白相盈

坚白相盈的同义词反义词
jiān bái xiāng/xiàng yíng1.后期墨家针对公孙龙学派"离坚白"命题而提出的反驳命题。公孙龙学派认为坚白石的坚﹑白两种属性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后期墨家则指出坚白石是一个整体。"无坚得白,必相盈也"(《墨子.经说下》)。坚﹑白两种属性是相互渗透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割的。只有当其处在不同的两种物体中,才是彼此分离的,所以说"坚(白)异处不相盈"(《墨子.经说上》)。

墨子(约前468-前376)

墨子(约前468-前376)的同义词反义词
mò zǐ (yuē/yāo qián 468-qián 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收徒讲学,成为儒家的反对派。主张“兼爱”,即天下人应相爱互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倾向,但也有宗教迷信成分。墨子学说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著作编入《墨子》。
123 共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