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rè dài jì fēng qì hòu又称“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30°左右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夏热冬温,季节明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2°c以上,最冷月气温在0~15°c之间。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以上。主要出现在中国东部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以及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南部。
气候学
气候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qì hòu xué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既是大气科学的分支,又是自然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包括物理气候学、天气气候学、小气候学、高空气候学、古气候学以及应用气候学等。
气候预报
气候预报的同义词反义词
qì hòu yù bào又称“气候展望”。利用气候演变规律对未来若干年甚至几十年或更长时段的气候状况作出推论。其主要依据是长期的气候记录、太阳活动、地磁、海冰、树木年轮、历史记载及考古等多方面的材料,此外还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成气候
不成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chéng qì hòu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hán dài zhēn yè/xié lín qì hòu又称“寒温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纬50°~65°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冬季漫长严寒,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夏季短促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年降水量300~600毫米,由于蒸发弱,相对湿度较高。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de zhōng hǎi qì hòu又称“地中海式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月平均气温在21~27°c之间。冬季温和多雨,月平均气温在5~10°c之间。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出现在欧洲、非洲、亚洲地中海沿岸。
城市气候
城市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éng shì qì hòu城市的特殊局地气候。形成原因主要是:城市建筑物、路面等代替了绝大部分植被;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增添了大量热源;工业和交通运输放出大量烟尘和微粒等。城市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小、太阳辐射弱、能见度差、降水多。
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lù xìng qì hòu受大陆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的气候。其特征为:冬寒夏暑,昼热夜凉,降水少,空气干燥。一般离海远,纬度高的地区最为明显。如新疆地区在盛夏季节,清晨凉爽,中午炎热,故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谚语。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 fēng qì hòu指受季风影响较显著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受海洋气流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流影响,低温干燥。
极地气候
极地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jí dì/de qì hòu寒带的气候类型。全年皆冬、降水稀少。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苔原气候出现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沿岸,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下,0°c以上,年降水量200~300毫米,降水大都为雪。冰原气候出现在南极洲、格陵兰岛以及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全年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c以下,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降水全部为雪,积雪终年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