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
派系的同义词反义词
pài xì/jì1.政党或集团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
中统局
中统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tǒnɡ jú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国民党特务组织。1938年成立。主要任务是在国民党内排除异己,反对其他派系,镇压革命运动,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维护蒋介石集团的统治。1947年4月改组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1949年2月划归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改称“内政部调查局”。
吴派
吴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wú pài1.明朝中晩期代表画派。明中期画坛以"吴门派"为首,晩期则推崇"松江派"。松江本属吴地,后人因合称两派为"吴派"。 2.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余萧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江藩等都属这一派。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而旁及史学和文学,以保守汉人学说为主。
奉系
奉系的同义词反义词
fèng xì/jì1.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奉天(府治今辽宁省沈阳市)籍张作霖为首领。奉系军阀长期盘踞东北﹐并不断率兵进入山海关内与其他军阀混战。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控制北洋军阀政府。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宣布加入南京国民党政府。奉军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嫡觉
嫡觉的同义词反义词
dí jué/jiào1.宗法制度中的嫡系。2.亲信的,正统的派系。
干嘉学派
干嘉学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n/gàn jiā xué pài1.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36-1820)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源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到干嘉时,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发挥,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谓"朴学"(即"汉学")。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较大贡献。
杂牌军
杂牌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zá pái jūn1.指国民党军队中"中央军"之外的其他派系的军队。
桂系
桂系的同义词反义词
guì xì/jì1.指国民党军队中广西派系。其代表人物有李宗仁﹑白崇禧等。
专己守残
专己守残的同义词反义词
zhuān jǐ shǒu cán固执己见,抱残守缺。指囿于派系、门户之成见而不能通权达变。
党甲
党甲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ng jiǎ1.派系与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