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爱尔兰

北爱尔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běi ài ěr lán英国领土的一部分。面积1.41万平方千米。人口164.2万(1994年)。1949年英国承认爱尔兰独立,但仍保留着北部六郡,称北爱尔兰。中部有英国第一大湖讷湖,除沿湖平原外,其余皆为高地。

爱尔兰人

爱尔兰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ěr lán rén自称“盖尔人”。爱尔兰的主体民族。其余分布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和美国等地。约760万人(1985年)。讲盖尔语,使用英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牧业、旅游业,部分从事食品工业。

爱尔兰岛

爱尔兰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ěr lán dǎo欧洲第三大岛。面积8.4万平方千米。中部为平原,四周为滨海山地。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部分面积为爱尔兰国土,只有东北部属于英国,称北爱尔兰。

爱尔兰自治法案

爱尔兰自治法案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ěr lán zì zhì fǎ àn英国政府关于在爱尔兰实行自治的法案。1914年由国会通过并得到国王批准。同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未能实施。1920年,英国国会通过新的《爱尔兰自治法案》规定南、北爱尔兰分设议会,再由两议会各推二十名代表组成全爱尔兰议会。因遭爱尔兰新芬党反对,1921年英国政府与新芬党签订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二十六郡成立自由邦,北方六郡则划归英国,成为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爱尔兰

爱尔兰的同义词反义词
ài ěr lán西北欧岛国。在大西洋上。面积7.03平方千米。人口357万(1994年)。首都都柏林。中部为平原,沿海山地环列。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较发达的工业。活牛、牛肉和乳制品大量出口。旅游业重要。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yīnɡ ɡuān yú xiānɡ ɡǎnɡ wèn tí de lián hé shēnɡ mínɡ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签订。内容为: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行使主权。英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国。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将设立香港......更多

威斯敏斯特法

威斯敏斯特法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i sī mǐn sī tè fǎ1931年英国国会确认各自治领地位的法律。规定:英国与当时仅有的白人占优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爱尔兰自由邦和纽芬兰等自治领组成英联邦;自治领为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但共戴英王为国家元首。这一法律成为英联邦的法律基础。

巴巴拉少校

巴巴拉少校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bā lā shào xiào剧本。爱尔兰萧伯纳作于1905年。军火垄断资本家安德谢夫信奉“金钱与炸药”的宗教。其女巴巴拉系慈善机关救世军少校,终日与未婚夫柯森斯为救济穷人而奔走。安德谢夫捐赠五千英镑,并使他们确信受穷就是犯罪,唯有造枪炮才能拯救穷人。

芬尼运动

芬尼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fēn ní yùn dòng爱尔兰人民反对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1801年爱尔兰被并入英国。1858年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美国纽约同时成立两个组织,统称芬尼(以爱尔兰传说中的盖尔人英雄芬尼·马库尔统帅的民团命名),纲领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共和国。组成的武装力量,称“爱尔兰共和军”。多次举行武装密谋活动和起义,均失败。19世纪70年代后衰落。

便士

便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shì英国、爱尔兰等国的辅助货币。[英pence]
123 共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