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翰林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hàn lín yuàn官署名。唐代初设,集各种才艺之人于院中供皇帝使令。开元末另开学士院,供职者称翰林学士。宋代设翰林学士院,为皇帝起草诏旨。明代成为外朝官署,清代沿设,为“储才”之所,掌编修国史、进讲经史、草拟文书等事务,长官是掌院学士。

侍讲

侍讲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jiǎng1.从师读书,听其讲学。 2.为皇帝或太子讲学。 3.官名。汉代有此称号,以之名官则起于魏明帝。唐始置侍讲学士,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宋沿置,并设侍讲﹑侍读,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元明清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又南北朝﹑唐﹑宋诸王府,亦有侍讲。

两禁

两禁的同义词反义词
liǎng jīn/jìn1.北宋时,翰林学士直舍在皇宫北门两侧,因以"两禁"借指翰林院。禁,宫禁。

词禁

词禁的同义词反义词
cí jīn/jìn1.指翰林院。

侍书

侍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ì shū1.官名。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宋明为翰林院属官。参阅《明史.职官志二》。

修撰

修撰的同义词反义词
xiū zhuàn1.撰写;编纂。 2.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清文献通考.职官七》。

四衙门

四衙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yá mén1.明代指吏部﹑翰林院﹑六科给事中及各道监察御史;清代去吏部,加詹事府。是当时所谓"清要"衙门。

大考

大考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kǎo1.清制翰林﹑詹事的升职考试。凡詹事府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每十年左右﹐临时宣布召集考试。考试结果分四等﹐分别予以超擢﹑升阶﹑罚俸﹑降调﹑休致﹑革职。 2.指科举考试中的乡试。 3.学校中学期终了的考试。 4.称已故的祖父。

学士

学士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é shì①有学问的人。也泛指读书人:文人学士|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②古代掌编纂撰述的官称,按不同职称冠予头衔:侍读学士|翰林院学士。③学位的一种。一般为最初一级的学位。大学本科毕业时由学校授予。中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在本门学科已较好掌握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文徵明(1470-1559)

文徵明(1470-1559)的同义词反义词
wén zhǐ/zhēng míng (1470-1559)明代书画家、诗文家。原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贡生。官翰林院待诏,辞归。工行草书,清俊秀雅,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家”。擅画山水,苍润秀雅,亦工人物、花卉。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文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万壑争流图》等存世。著有《甫田集》。
12345 共9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