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正

节正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é zhèng1.纳入正轨﹐使合于正常。

依斟流彘

依斟流彘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zhēn liú zhì1.《史记.夏本纪》"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张守节正义引《帝王纪》曰:"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羿恃其善射……使奡帅师灭斟灌﹑斟寻,杀夏帝相。"《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于彘。"后以"依斟流彘"谓帝王因失德而被迫流亡。

儒林

儒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lín1.指儒家学者之群。《史记》有《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姚承曰:儒谓博士,为儒雅之林。 2.泛指儒生﹑读书人。 3.泛指士林﹑读书人的圈子。 4.指儒家著作。 5.指儒家经学。 6.指学官。

岷下芋

岷下芋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xià yù1.语本《史记.货殖列传》:"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张守节正义:"蹲鸱,芋也。言卭州临卭县其地肥又沃,平野有大芋等也。"汶山,即岷山。后因以"岷下芋"为芋的美称。

三亭

三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tíng1.三个亭障。 2.亭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王稽知范雎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司马贞索隐:"三亭,亭名,在魏境之边,道亭也,今无其处。一云魏之郊境,总有三亭,皆祖饯之处。"一说在汴州尉氏县西南。见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 3.同"三停"。

东国

东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guó1.东方之国。上古指齐﹑鲁﹑徐夷等国。《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逾诸夏而图东国。"韦昭注:"东国,徐夷吴越。"《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秦也,欲王之令楚王割东国以与齐,而秦出楚怀王以为和。"张守节正义:"东国,齐﹑徐夷。"《文选.陆机》:"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李善注:"东国,谓鲁也。"近代多指中国以东的日本﹑朝鲜等国。 2.东部地区......更多

五湖

五湖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hú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1)吴县南部的湖泽。《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即太湖。(2)即太湖。《国语.越语下》:"果兴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选.郭璞》:"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3)太湖及附......更多

儒硎

儒硎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xíng1.秦始皇既焚书,恐天下不服,乃密令冬月种瓜于骊山陵谷温暖处;瓜结实,诏博士诸生往视,因填土杀之。事见《史记.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汉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后因以"儒硎"谓读书人遭受的浩劫。

干封

干封的同义词反义词
gān/gàn fēng1.晒干新筑的祭坛。封,封禅时所建的祭坛。后泛指天旱。《史记·孝武本纪》:"夏﹐旱。公孙卿曰:'黄帝时﹐封则天旱﹐干封三年。'上乃下诏曰:'天旱﹐意干封乎?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张守节正义:"苏林曰:'天旱欲使封土干燥也。'颜师古曰:'三岁不雨﹐暴所封之士令干。'"《汉书·沟洫志》:"上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干封少雨。"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云雨由来随......更多

阪泉

阪泉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n quán1.古地名。相传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地所在﹐有三说﹕(1)在山西省阳曲县东北﹐相传旧名汉山。《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参阅《嘉庆一统志.太原府》。(2)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更多
1234 共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