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正

节正的同义词反义词
jié zhèng1.纳入正轨﹐使合于正常。

儒林

儒林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lín1.指儒家学者之群。《史记》有《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姚承曰:儒谓博士,为儒雅之林。 2.泛指儒生﹑读书人。 3.泛指士林﹑读书人的圈子。 4.指儒家著作。 5.指儒家经学。 6.指学官。

儒硎

儒硎的同义词反义词
rú xíng1.秦始皇既焚书,恐天下不服,乃密令冬月种瓜于骊山陵谷温暖处;瓜结实,诏博士诸生往视,因填土杀之。事见《史记.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汉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后因以"儒硎"谓读书人遭受的浩劫。

驱羊

驱羊的同义词反义词
qū yáng/xiáng1.赶羊,驱赶羊群。 2.引申为牧羊。 3.犹治民。语出《史记.五帝本纪》"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唐张守节正义:"《帝王世纪》云: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更多

不子

不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bù zǐ1.不合人子之道。 2.谓不以为君。 3.谓不能为儿子命名。《史记.夏本纪》:"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张守节正义:"及生启﹐不入门﹐我不得名子﹐以故能成水土之功。"一说禹过门不入,不能尽爱子之情。

东国

东国的同义词反义词
dōng guó1.东方之国。上古指齐﹑鲁﹑徐夷等国。《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逾诸夏而图东国。"韦昭注:"东国,徐夷吴越。"《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攻秦也,欲王之令楚王割东国以与齐,而秦出楚怀王以为和。"张守节正义:"东国,齐﹑徐夷。"《文选.陆机》:"是以三卿世及,东国多衰弊之政;五侯并轨,西京有陵夷之运。"李善注:"东国,谓鲁也。"近代多指中国以东的日本﹑朝鲜等国。 2.东部地区......更多

依斟流彘

依斟流彘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zhēn liú zhì1.《史记.夏本纪》"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张守节正义引《帝王纪》曰:"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羿恃其善射……使奡帅师灭斟灌﹑斟寻,杀夏帝相。"《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于彘。"后以"依斟流彘"谓帝王因失德而被迫流亡。

十二辰

十二辰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èr chén1.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1)古代用以记年﹑月﹑日﹑时。《周礼.春官.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贾公彦疏:"十有二辰者,谓子﹑丑﹑寅﹑卯之等。"《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韦昭注:"十二辰,子至......更多

岷下芋

岷下芋的同义词反义词
mín xià yù1.语本《史记.货殖列传》:"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张守节正义:"蹲鸱,芋也。言卭州临卭县其地肥又沃,平野有大芋等也。"汶山,即岷山。后因以"岷下芋"为芋的美称。

玄枵

玄枵的同义词反义词
xuán xiāo1.十二星次之一。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女﹑虚﹑危三宿,与十二辰相配为子,与占星术的分野相配为齐。《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玄枵,虚中也。"杨伯峻注:"玄枵有三宿,女﹑虚﹑危。虚宿在中。"《史记.天官书》"北宫玄武虚危"唐张守节正义:"虚二星,危三星,为玄枵,于辰在子,齐之分野。"《晋书.天文志上》:"自须女八度至危十五度为玄枵,于辰在子,齐之分野,属青州。"明末以十二次翻译欧洲传入的......更多
1234 共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