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诗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jīng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称《诗》,因被列为儒家经典,故称《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包括十五国风,大多是古代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有不少反映贵族生活和揭露政治黑暗之作。《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为统治者祭祀用的颂歌。诗的产生大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编定于春秋。形式以四字句(四言)为主,多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反覆咏......更多

变风

变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biàn fēng1.指《诗经》"国风"中邶至豳等十三国的作品。 2.谓改变﹑摧弱鄙俚的诗风,恢复《诗经》的传统。 3.泛指民歌。

韩诗

韩诗的同义词反义词
hán shī1.《诗》今文学派之一。指汉初燕人韩婴所传授的《诗经》。西汉初传《诗》者有鲁﹑齐﹑韩﹑毛四家。"韩诗"创立者韩婴﹐文帝时为博士官﹐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西晋时﹐"韩诗"虽存﹐无传者;南宋以后《内传》亡失﹐仅存《外传》。今本《韩诗外传》已非原书﹐有一部分已经后人修改。

三体

三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tǐ/tī/bèn1.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 2.指唐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周弼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唐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宋袁枢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三百

三百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ǎi1.《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三百五篇

三百五篇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bǎi wǔ piān1.指《诗经》。《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三类

三类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lèi1.指《诗经》中之《风》﹑《雅》﹑《颂》。 2.三项;三种。 3.第三等,下等。

中垢

中垢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òu1.隐暗,污秽。《诗·大雅·桑柔》:"维彼不顺﹐征以中垢。"毛传:"中垢,言闇冥也。"朱熹集传:"中﹐隐暗也;垢﹐污秽也。"一说﹐蒙受耻辱。王引之《经义述闻·诗经下》:"中,得也。垢当读为诟。诟,耻辱也。不顺之人,行不顺之事以得耻辱,故曰:'征以中垢。'"

乱体

乱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àn tǐ/tī/bèn1.指在文章结尾引用《诗经》语句总括全篇要旨的体例。

五经

五经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jīng五部儒家经典,即《易》(《周易》)、《书》(《尚书》)、《诗》(《诗经》)、《礼》(汉代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四书五经|立石刻五经。
12345 共1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