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n zài/zǎi huǒ jiàn将宇宙飞行器运送到预定轨道的火箭。一般为2~3级的多级火箭。大多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宇宙飞行器装在其前端,并与分离机构相联接。当最末一级火箭将宇宙飞行器送到预定轨道运行后,便与宇宙飞行器相分离,这时有的末级火箭也会依一定轨道运行而不立即入大气层坠毁,而成为一个人造天体。

人造天体

人造天体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zào tiān tǐ/tī/bèn由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发射到宇宙空间的飞行体。运行规律与自然天体相同或基本相同。包括宇宙飞行器和空间垃圾等。

人造行星

人造行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zào xíng/háng xīng由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发射进入行星际空间,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的宇宙飞行器。苏联于1959年1月发射的“月球1”号探测器为第一颗人造行星,当时它从离月球6000千米处通过,飞向行星际空间,周期450天。

制动火箭

制动火箭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ì dòng huǒ jiàn运载火箭和宇航器上的一种小型辅助火箭发动机。多使用固体推进剂。为能在宇宙空间大加速度、真空、低温和强辐射条件下长期可靠地工作,外形尺寸和质量要尽可能小。点火时,其推力产生制动效应,使宇宙飞行器前进的速度减缓或向相反方向运行。多用于多级运载火箭的级间分离、宇宙飞行器返回舱的再入和进入其他天体时的轨道减速和宇宙飞行器变轨等。

载人飞船

载人飞船的同义词反义词
zài/zǎi rén fēi chuán又称“宇宙飞船”。先用运载火箭送入人造地球卫星轨道运行,然后再入大气层重返地面的载人宇宙飞行器。除具有人造卫星基本系统的设备外,还设有生命维持系统、再入系统、应急逃逸系统、回收登陆系统等。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的“东方1”号飞船是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

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地球卫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zào dì qiú wèi xīng简称“人造卫星”。由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并环绕地球运行的宇宙飞行器。分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三大类。自1957年人类首次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以来,已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发射了人造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月球卫星

人造月球卫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zào yuè qiú wèi xīng由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并环绕月球运行的宇宙飞行器。苏联于1966年3月发射的“月球10”号探测器,为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美国的人造月球卫星称为“月球轨道环行器”,于1966年8月首次发射。

空间垃圾

空间垃圾的同义词反义词
kōng/kòng/kǒng jiān/jiàn lā jī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失效人造天体。包括停止工作的人造地球卫星、人造行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以及由它们抛出的物体、运载火箭末级、整流罩和碎片等。它们与宇宙飞行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大,会碰撞损坏宇宙飞行器。

多级火箭

多级火箭的同义词反义词
duō jí huǒ jiàn由两级或两级以上的火箭组合成的火箭。有串联、并联和串并混合三种组合方式。采用多级火箭能增加射程,提高有效载荷(弹头、卫星等)的最终速度。战略导弹和大型运载火箭通常采用多级火箭。

欧洲空间局

欧洲空间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ōu zhōu kōng/kòng/kǒng jiān/jiàn jú西欧国家间空间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机构。1975年由原欧洲空间研究组织和欧洲运载火箭研制机构合并而成。成员国有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等。领导机构是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的理事会。任务是:宇宙飞行器的研制和试验、气象学研究、天文观测、材料科学研究、行星和行星际空间技术的研究等。总部......更多
12 共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