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

太保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bǎo①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周代始置,为辅弼国君的重臣。后代沿置,多为大臣加衔,表示恩宠,并无实职。又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②宋元时称庙祝、巫师为“太保”。③对绿林好汉的尊称:所有财物,但凭太保取去。

太史公

太史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shǐ gōng1.汉司马谈为太史令﹐子迁继之﹐《史记》中皆称"太史公"。其说不一:(1)太史公为官名﹐汉武帝时置﹐因位在丞相之上﹐与三公相等﹐故称。(2)司马谈为太史令﹐司马迁尊其父﹐故称。(3)太史令掌天文图书等﹐古代主天官者皆上公﹐故沿旧名而称之。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三家注。综上当以第三说较为可信。后世多以"太史公"称司马迁。

太师

太师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shī1.古三公之最尊者。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后代相沿﹐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亦指太子太师﹐为辅导太子之官。参见"太傅"﹑"太保"。 2.古代乐官之长。 3.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 4.复姓。周有太师疵。见《史记.周世家》。

太阶

太阶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jiē1.古星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各二星﹐相比而斜上﹐如阶级然﹐故名。 2.指三公之位。 3.宫殿﹑庙堂的台阶。

威斗

威斗的同义词反义词
wēi dǒu/dòu1.新莽为显示威严所作的器物,形似北斗。 2.用为赏赐大臣的殉葬品。《南史.何承天传》:"此亡新威斗﹐王莽三公亡﹐皆赐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内。"顾余《咏古》之一:"威斗铸成新日月﹐渐台认取头颅。"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

师垣

师垣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yuán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郑玄笺:"大师,三公也……王当用公卿诸侯及宗室之贵者,为藩屏垣干,为辅弼。"后以"师垣"指宰相的职位。

师尹

师尹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yǐn1.指周太师尹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后用为三公之称。 2.各属官之长。

府板

府板的同义词反义词
fǔ bǎn1.晋南北朝时,诸王﹑三公及将军开府者,得自委任属官,其授官之辞书于板上,故开府者授官称"府板"。

开府

开府的同义词反义词
kāi fǔ1.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成立府署,选置僚属。 2.指有权开府的官员。 3.特指庾信。 4.府兵军职。西魏和北周时全国府兵分属于二十四军﹐每军设一开府﹐兵额约二千人。参阅《北史.李弼等传论》﹑《新唐书.兵志》。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yù shǐ dà/dài/tài fū/fú1.官名。秦置。汉因之,为御史台长官,地位仅次于丞相,掌管弹劾纠察及图籍秘书。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即由御史大夫递升。后改称大司空;司空。晋以后多不置。唐复置,实权已轻,至宋又多缺而不补,明废。
678910 共16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