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时

二十四时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shí sì shí1.即二十四节气。 2.指一日的时数。古以地支分一日为十二时,每时又分"初"﹑"正"(如子初﹑子正)。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四时》。

于飞乐

于飞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yú fēi lè/yuè1.词牌名。一名鸳鸯怨曲,双调,七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2.曲牌名。高平调。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五方狮子舞

五方狮子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fāng shī zǐ wǔ1.唐代的一种舞乐。《通典.乐六》:"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挚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衣,象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抃以从之,服饰皆作昆仑象。"参阅《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五识

五识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shí/zhì1.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五根同色﹑声﹑香﹑味﹑触五境相合时所发生的五种感觉。 2.佛教语。指业识﹑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佛家以此说明众生界和器世界的"妄现"。参阅唐元晓《起信论疏》卷上。

亭侯

亭侯的同义词反义词
tíng hóu/hòu1.爵位名。汉代食禄于乡﹑亭的列侯。《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楚汉春秋》载高祖封许负为鸣雌亭侯,汉末曹操封关羽为汉寿亭侯,皆其例。参阅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

仁事

仁事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shì1.金元时俗语。仁爱之事的反语,实指虐害而言。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和尚,休要狂獐等待着……略等我仁事,与贤家一万刀。"@说为"成事"的转音。参阅《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注。

仙人关

仙人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 rén guān1.关隘名。在今陕西省凤县和甘肃省徽县之南。为渭河流域通往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隘。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吴玠与弟璘于此大破金兀朮军,确保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仪鸾司

仪鸾司的同义词反义词
yí luán sī1.宋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明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宋,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五》。

仲忽

仲忽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òng hū1.相传周代"八士"之一。《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一说指"八虞"之一。为掌管山泽的官员。参阅《国语.晋语四》韦昭注引贾逵﹑唐固之说。参见"八士"﹑"八虞"。

伎伎

伎伎的同义词反义词
jì/qí jì/qí1.行步舒展貌。《诗.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毛传:"伎伎,舒貌。谓鹿之奔走,其足伎伎然舒也。"郑玄笺:"鹿之奔走,其势宜疾,而足伎伎然舒,留其群也。"一说"伎伎"为速行之貌。参阅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二十。
678910 共11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