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

二马的同义词反义词
èr mǎ长篇小说。老舍作。1929年发表。马则仁携子马威从北京来到伦敦。房东温都太太爱上了马则仁。后两人在选购订婚戒指时,店员对马则仁的嘲弄,使温都太太打消了结婚的念头。后马则仁在一部影片中扮演一个丑恶的角色,引起在伦敦的中国人的愤懑。马威厌恶父亲的所为,离开伦敦回国。

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dào zhōng nián中篇小说。谌容作。1980年发表。60年代初,女大学生陆文婷分配至医院任眼科医生。十八年来为使患者重见光明,她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如今人到中年,却仍过着清贫的生活,工资微薄,住房拥挤,家务繁重。终于在一天连续做了三次手术后,她因病倒下。然而躺在病床上,她仍惦记着病人。小说反映了中年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和献身精神。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rén jiān/jiàn cí huà王国维撰。共六十四则,发表于1908年。后人又辑有《人间词话删稿》、《人间词话附录》。此书论词的创作,认为词以有“境界”为上乘,提倡和推崇有“真景物、真感情”之作,并举李后主词为代表。其论点受西方美学思想影响,与传统理论有较大不同,历来受人重视。

伤痕

伤痕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āng hén①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受到损害后留下的痕迹。②短篇小说。卢新华作。1978年发表。“文化大革命”中,女中学生王晓华与“叛徒妈妈”决裂,去了农村。可是,妈妈的“政治问题”始终困扰着她。粉碎“四人帮”后,妈妈获得平反,但因心力交瘁而去世。王晓华匆匆赶回,却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小说描写了十年浩劫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的创伤。

依依惜别的深情

依依惜别的深情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yī xī bié de shēn qíng散文。魏巍作。1958年发表。写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前夕,同朝鲜父老乡亲、人民军战友相互所表达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作品既有概括介绍,又有具体描写,情景交融,笔墨传情。

倡论

倡论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àng lùn1.发表议论。

倪焕之

倪焕之的同义词反义词
ní huàn zhī长篇小说。叶圣陶作。1928年发表。倪焕之中学毕业后,追求所谓的“理想教育”和“理想家庭”,可都未成功,不免感到失望。五四运动发生后,他在革命者帮助下到上海教书,并参加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他又陷于悲观之中,常借酒浇愁,不久病亡。作品反映了五四前后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光明在我们前面

光明在我们前面的同义词反义词
guāng míng zài wǒ mén qián miàn长篇小说。胡也频作。1930年发表。青年妇女白华是个无政府主义者,而丈夫刘希坚则是个共产党员,两人经常为各自的政治信仰而争辩。五卅运动爆发后,大批青年被枪杀,血的教训终于使白华抛弃了无政府主义而转向共产主义。

党费

党费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ng fèi①政党成员向党组织交纳的活动经费。是政党开展活动的主要经济来源。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及有关规定,按时自觉地交纳党费,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也是党员组织观念强弱的重要标志。②短篇小说。王愿坚作。1954年发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主力撤离闽粤赣边区北上抗日,女共产党员黄新在白色恐怖下用咸菜代替交党费,以解决游击队吃盐的困难。后在敌人的一次袭击中,为掩护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八月的乡村

八月的乡村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 yuè de xiāng cūn长篇小说。萧军作。1935年发表。人民革命军第五小队队长萧明带领六名从旧军队反叛出来的士兵组成游击小队,经过艰苦跋涉,终于同驻守王家堡子的铁鹰小队会合。游击队有力地打击日本侵略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萧明在战斗中也得到了锻炼。
1112131415 共37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