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
总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zǒng zhèng1.犹言行政长官。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简称。
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n dòu yīng xióng授予在作战中功勋卓著、有特殊贡献人员的荣誉称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和民兵的最高授奖等级。分二级。一级战斗英雄由中央军委、国防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由总部、军区、军兵种授予。
支左
支左的同义词反义词
zhī zuǒ1.指“文革”中人民解放军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群众组织的行动。
政治委员
政治委员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zhì wěi yuán简称“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和单位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或单位的首长,对部队或单位的工作共同负责。某些独立执行任务的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因工作需要也设立政治委员。
政治指导员
政治指导员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zhì zhǐ dǎo yuán简称“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连和相当于连的基层单位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同为部队或单位的首长,对部队或单位的工作共同负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jiāng shēng chǎn jiàn shè bīng tuán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屯垦戍边部队。1954年10月组建。1975年撤销兵团建制,1981年重新恢复。三十多年来,兵团已经成为一支开发和建设边疆的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农垦大军。
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zhuāng lì liáng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有武装组织的统称。通常以军队为主体,也包括其他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武装组织。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执行对内对外政策的暴力工具。世界各国武装力量的构成有多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huái hǎi zhàn yì1948年11月6日,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这次战役历时六十五天,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五十五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jiāng zhàn yì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次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军区部队共约百万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下发起渡江战役。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战线上,兵分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更多
王树声(1905-1974)
王树声(1905-1974)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shù shēng (1905-197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北麻城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晋冀豫军区代司令员、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和政委。曾率部参加中原突围,开辟鄂西北游击根据地。建国后,任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第二政委。是中共第八至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