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

四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guān1.四座关塞。秦汉时"四关",指函谷关﹑武关﹑散关和萧关。 2.四座关塞。晋时"四关",则指东成皋,南伊阙,北孟津,西函谷。 3.指长安。 4.指耳﹑目﹑心﹑口。 5.中医学名词。指肩﹑肘﹑髋﹑膝四关节或两肘和两膝的关节。

四铁御史

四铁御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tiě yù shǐ1.指明代御史冯恩。冯擢南京御史,因极论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的奸状,帝怒,下狱论死。比朝审,鋐当主笔,恩不屈,且骂鋐,历数其罪。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参阅《明史.冯恩传》。

圣教序

圣教序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èng jiào/jiāo xù1.唐碑名。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玄奘法师至印度取经﹐回长安后﹐译经﹑论一千余卷。贞观二二年﹐太宗作此序表彰其事。时高宗为太子﹐又作《述三藏圣教序记》。至高宗朝﹐多处将序﹑记刻石立碑。其中后世最有名者﹐为咸亨三年由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羲之字迹刻成﹐后附玄奘所译《心经》。碑在西安学宫﹐世称《集王圣教序》。

大明宫

大明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míng gōng1.唐代宫名。贞观八年建永安宫﹐九年改名大明宫。龙朔二年增建﹐改名蓬莱宫﹐长安元年复称大明宫。亦谓之东内。内有麟德﹑含元﹑宣政﹑紫宸等殿。宣政殿左右为中书﹑门下二省。自高宗以后﹐皇帝常居东内。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一》。

大昭寺

大昭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zhāo sì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公元647年始建,历代屡有修建。面积2.15万平方米。包括主殿、经堂、佛殿、噶厦等建筑。主殿高四层,上覆金顶,具有唐代建筑风格。大殿供文成公主由长安(今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配殿供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墀尊公主等塑像。寺前有唐蕃会盟碑等古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极宫

太极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jí gōng1.唐宫名。即隋大兴宫。唐武德元年改称。龙朔后﹐皇帝常居大明宫﹐或遇大礼大事﹐则居太极宫。以其在西﹐故曰西内。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北故宫城内。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大内》。

太液

太液的同义词反义词
tài yè1.古池名。汉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更多

奈良

奈良的同义词反义词
nài liáng日本历史名城。人口32.7万(1986年)。公元710-784年为首都,名平城京。城市建筑式样和布局仿照中国唐都长安。唐招提寺由唐代高僧鉴真创建。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物。1950年被定为国际文化都市。

娘子军

娘子军的同义词反义词
niáng zǐ jūn1.指唐高祖之女平阳公主所组织的军队。唐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嫁柴绍,并在长安。高祖将起义兵,遣使密召之。绍间行赴太原。公主乃归鄠县庄所,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起兵以应高祖。营中号曰"娘子军"。事见《旧唐书·平阳公主传》。 2.由女子组成的队伍。 3.借指妇女们。

安禄山(703-757)

安禄山(703-757)的同义词反义词
ān lù shān (703-757)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胡人,因随母嫁突厥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因战功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后设法取得玄宗、杨贵妃宠信,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拥兵十五万。公元755年冬在范阳起兵叛乱,南下攻陷洛阳。次年称雄武皇帝,国号燕。遣军破潼关,入长安。后其子安庆绪谋夺帝位,将他杀死。
1112131415 共35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