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

通志的同义词反义词
tōng/tòng zhì书名。南宋郑樵著。二百卷。综合历代历史资料写成的通史。上自三皇、下至隋唐。分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其中二十“略”为本书精华。

遐载

遐载的同义词反义词
xiá zài/zǎi1.历代以来的记载。指历史记载。

郑樵(1104-1162)

郑樵(1104-1162)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qiáo (1104-1162)南宋史学家。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一生勤于著述,撰有纪传体通史《通志》,提出“会通”的思想,主张修通史,反对割断史事联系写断代史,重视对历代典章制度的研究。

铜官

铜官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ng guān1.古代官名。掌开采铜矿。历代均有类似设置。如秦时曾在桐庐县置官采铜。西汉也曾在丹阳郡置官采铜﹐主管有长及丞。

金吾

金吾的同义词反义词
jīn wú/yù1.古官名。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僥循京师﹑掌管治安的武职官员。其名称﹑体制﹑权限历代多有不同。汉有执金吾﹐唐宋以后有金吾卫﹑金吾将军﹑金吾校尉等。

雅乐

雅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yǎ lè/yuè古代宫廷祭祀活动和典礼仪式所用的音乐或乐舞。起源于周代的礼乐制度,后经儒家倡导,将周代的“六舞”列为雅乐的最高典范。《诗经》中的《大雅》、《小雅》均为当时雅乐的歌词。历代雅乐的形式内容有所不同,但其音乐的“庄严肃穆”和歌词的“典雅纯正”却始终不变。

鼓吹乐

鼓吹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gǔ chuī lè/yuè1.古乐的一种。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源于北方少数民族。汉初边军用之,后渐用于朝廷。当时鼓吹乐被认为是很隆重的音乐,万人将军方可备置。魏晋以后,牙门督将五校均得用之,明以后士庶吉凶之礼及迎神赛会亦均用之。历代鼓吹乐多有歌辞配合。

丁年

丁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dīng/zhēng nián1.男子成丁之年。历代之制不一。汉以男子二十岁为丁,明清以十六岁为丁。亦泛指壮年。

令史

令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g/lǐng/lìng shǐ1.官名。汉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先蚕

先蚕的同义词反义词
xiān cán1.古代传说始教民育蚕之神。相传周制王后享先蚕,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由皇后主祭先蚕。
1617181920 共2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