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1900.6.26~1972.7.23)
曹聚仁(1900.6.26~1972.7.23)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jù rén(1900.6.26~1972.7.23)生于浙江浦江(今属兰溪市)。1921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一师,同年到上海;在民国女子工艺学校任教,并为《国民日报·觉悟》撰稿。1922年记录章太炎的讲演稿《国学概论》在《觉悟》发表,引起社会注意。1923年,担任上海艺专、暨南、复旦等大学教授,并从事写作。1932年主编《涛声》半月刊。1934年协助陈望道编辑《太白》。次年与徐懋庸创办《芒种......更多
月朦胧,鸟朦胧
月朦胧,鸟朦胧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méng lóng,niǎo/diǎo méng lóng长篇小说。琼瑶作。1977年发表。韦鹏飞之妻欣相因迷恋一位男歌手而弃家出走。后鹏飞与女儿所在的幼稚园教师刘灵珊相爱,但仍对欣相一往情深。当刘灵珊得知欣相被男歌手抛弃而企图自杀时,便巧妙地安排她与丈夫、女儿相见。在韦家三口团圆之际,刘灵珊悄然离去。
李双双小传
李双双小传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shuāng shuāng xiǎo chuán/zhuàn短篇小说。李准作。1960年发表。1958年公社化运动中,农村妇女李双双不顾丈夫阻挠,带头参加集体劳动。她敢于批评个别社员的损公肥私行为,敢于同丈夫的夫权思想进行斗争。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妇女都走出了家门,参加集体劳动。小说带有较强的喜剧色彩。海燕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成故事片《李双双》。
李大钊(1889-1927)
李大钊(1889-1927)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dà zhāo (1889-1927)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守常,直隶(今河北)乐亭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新青年》杂志编辑。俄国十月革命后,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1918年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在北京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国共合作期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更多
李家庄的变迁
李家庄的变迁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jiā/gū/jie zhuāng de biàn qiān长篇小说。赵树理作。1946年发表。农民张铁锁不堪忍受地主李如珍的压迫到太原当了工人。在共产党员的帮助下,他参加了“牺盟会”。七七事变后,张铁锁组织李家庄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同汉奸李如珍坚决斗争。作品情节紧张曲折,富于传奇性。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的同义词反义词
lǐ cháng/zhǎng zhī(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识的孙中山》是他早期习作。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更多
林家铺子
林家铺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jiā/gū/jie pū/pù zǐ短篇小说。茅盾作。1932年发表。江南某小镇上的林老板惨淡经营一杂货铺,但因党部要员的敲榨,钱庄老板的逼债,同业的中伤,迫使他走投无路而携女外逃。林家铺子倒闭后,那些将积蓄存在林老板处的贫民深感绝望。作品揭示了旧社会小商人的悲惨命运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社会现象。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lín hǎi xuě yuán长篇小说。曲波作。1957年发表。解放战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参谋长少剑波奉命率领一支武装小分队,深入东北的林海雪原,消灭盘踞在那里的土匪。他们战胜重重天险,发动群众,取得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的胜利,最终全歼顽匪。小说情节惊险,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同义词反义词
jiǎng shēng dēng yǐng lǐ de qín huái hé游记。朱自清作。1924年发表。以夜游南京秦淮河的路程为线索统构全篇,描绘秦淮河的旖旎风光,表达了对歌妓的深切同情,也流露出作者的迷惘心绪。全篇写景状物,融情入景,文笔清丽,诗意浓郁。
樱花赞
樱花赞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ng huā zàn散文。冰心作。1961年发表。写作者回忆1961年访问日本时的情景,尤以汽车工人为了接送中国作家代表团而特意将罢工时间推迟这一友好举动,更使作者久久不能忘怀。因此,作者借赞美日本的樱花来赞颂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作品借景抒情,语言清丽,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