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果

投果的同义词反义词
tóu guǒ1.《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扰,投之以果,遂满载以归。"后以"投果"比喻妇女对美男子的爱慕。

摩尼

摩尼的同义词反义词
mó ní1.指摩尼教。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其教宣扬光明与黑暗对立﹐为善恶本原。摩尼为明的代表﹐故摩尼教又称明教﹑明尊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有不同说法。唐武后延载元年﹐波斯人拂多诞持《二宗经》来朝﹐唐代宗大历三年在长安建摩尼寺﹐赐额大云光明寺。其教多在长安﹑洛阳及西域商人中流行。唐人亦称其教徒为摩尼。 2.梵语宝珠的译音。也作"末尼"。 3.泛指佛珠。 4.水窦。

旅人桥

旅人桥的同义词反义词
lǚ rén qiáo1. 据记载,这座桥在洛阳附近,约建成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后来塌毁了。

曹丕(187-226)

曹丕(187-226)的同义词反义词
cáo pī (187-226)即“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曹操死后袭为魏王。推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在政治上的特权。公元220年代汉称帝,都洛阳(今属河南),国号魏。爱好文学,诗歌创作和文学理论都有成就。

柰园

柰园的同义词反义词
nài yuán1.亦作"柰苑"。《维摩诘经·佛国品》:"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奈氏树园,一本作"庵罗树园。"奈,同"柰"。后因用以称佛寺。唐王勃《八仙径》劐诗:"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唐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抚视遗孤,将守《柏舟》之誓;志其剃落,永从柰苑之游。"《说郛》卷七五引宋王子韶《鸡跖集》:"昔西域国有柰树生果,果生有一女子,王收为妃,女乃以苑地施佛为......更多

桑欀

桑欀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g xiāng1.棺木中以桑木做的里衬。语本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菩提寺》:"桑木为欀"范祥雍校注:"欀字,各字书所释义与此皆不合,疑与镶字相同,《说文》镶字云:'作型中肠也。'段注:'型者铸器之法也。其中肠谓之镶,犹瓜中肠谓之瓤也。'此言柏棺以桑木作中肠。铜器中肠为镶,瓜元肠为瓤,引申之则木中肠为欀,此义可以意推。"

永丰坊

永丰坊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ng fēng fāng/fáng1.地名。在唐东都洛阳。白居易曾赋《杨柳枝词》赞赏其西南角园中垂柳,因而名闻京都。

永丰柳

永丰柳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ng fēng liǔ1.唐时洛阳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居易因赋《杨柳枝词》云:"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如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后传入乐府,遍流京师。唐宣宗闻之,下诏取其两枝植于禁苑中。后因以"永丰柳"泛指园柳。

汝帖

汝帖的同义词反义词
rǔ tiè/tiě/tiē1.法帖名。宋大观中,汝州守王寀采择潭﹑绛﹑泉帖中之最优者,荟萃成文,分为十二卷,刻石置于汝州望嵩楼中。明末兵乱,楼焚碑残。清顺治七年(1650年)巡道范承祖重新修葺,并加诗跋二刻,共十四刻,置于州署西园古轩壁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州守白明义见所存文漫漶不复识,自洛阳贴得汝帖原拓一部,重摹诸石,仍藏左轩壁中。此帖计有金石文八种,秦﹑汉﹑三国字体五种,六朝帝王书三十......更多

洛下

洛下的同义词反义词
luò xià1.指洛阳城。 2.复姓。汉代有洛下闳。见《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1617181920 共3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