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化

劝化的同义词反义词
quàn huà/huā1.佛教语。宣传教义,使人感悟向善。 2.常用指劝教,劝勉。 3.犹募化。劝人施舍财物。

印度教

印度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ìn dù/duó jiào/jiāo印度的传统宗教。公元8-9世纪,由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的某些教义,经商羯罗等改革后形成。也称“新婆罗门教”。主要经典为《吠陀》等。主要教义仍是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主要教派有湿婆派、毗湿奴派和性力派等。近代以来又相继出现梵社、圣社、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等组织,并传布到世界各地。

原罪

原罪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án zuì1.宽宥罪过。 2.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谓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因受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故名。基督教并认为此罪一直传至所有后代,为此需要基督的救赎。亦喻指与生俱来的罪过。

反对派

反对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n duì pài1.对习俗、法律、政策或运动的反对者。2.特指反对某项事物(如一项政策或政党)的集体。3.辩论时持反对意见的一派。4.犹太教用语,特指坚持传统教义而反对18世纪中叶东欧哈西德运动的犹太人。5.凡事抗议的人。

噶当派

噶当派的同义词反义词
gá dāng/dàng pài1.喇嘛教派之一。"噶当",藏语意为"佛语教诫",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故名。十一世纪时,由西藏僧人仲敦巴创立。宋嘉佑元年(1056年),仲敦巴建热振寺传法,逐渐形成一个派别,在十二﹑三世纪传播甚广。仲敦巴死后,其三大弟子分别形成教典﹑教授﹑教诫三个支系。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也称新噶当派),此派遂并入格鲁派。

四圣谛

四圣谛的同义词反义词
sì shèng dì1.佛教以苦﹑集﹑灭﹑道为四圣谛。又称四谛。为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苦为生老病死等;集为妄心能生起种种惑业,感招苦果;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八正道等,以能通于涅盘。

宗教

宗教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jiào相信世界上存在着超自然力量的社会意识形态。认为这种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世界性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还有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以及中国的道教等民族宗教。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信条、神学理论、清规戒律和祭仪制度等。

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zōng jiào/jiāo gǎi gé/jí yùn dòng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宗教改革旗帜下发动的大规模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表现为对西欧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发动猛烈冲击。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拥有地产;以《圣经》为信仰的最高准则,不承认教会享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威;......更多

杜宾根大学

杜宾根大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dù bīn gēn dà/dài/tài xué德国的大学。1477年创建于杜宾根。设有新教徒教义、天主教神学、法律、经济、理论医学、临床医学、哲学、社会和行为科学、现代语、历史、文化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生物、地质等系科。

梵我一如

梵我一如的同义词反义词
fàn wǒ yī rú1.印度教的基本教义。谓作为世界主宰的"梵"和个体灵魂的"我"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亲自证入"梵我一如"便是解脱。一如,谓等同﹑无差别。
12345 共1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