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

杏花村的同义词反义词
xìng huā cūn1.唐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 2.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安徽省贵池县城西。向以产酒著名。 3.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山西省汾阳县东,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 4.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河汾

河汾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fén1.黄河与汾水的并称。亦指山西省西南部地区。 2.隋代王通设教河汾之间,受业者达千馀人。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以"河汾"指称王通及其学术流派。

永乐宫

永乐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yǒng lè/yuè gōng在山西省芮城县北龙泉村五龙庙附近。相传是道教祖师之一吕洞宾(号纯阳子)的故居,初为吕公祠,后毁于火。1262年重建,名大纯阳万寿宫,后改称永乐宫,又称纯阳宫。主要建筑有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有元代精美壁画96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汾晋

汾晋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 jìn1.指汾水流域。亦特指山西省太原地区。

沤麻池

沤麻池的同义词反义词
òu/ōu má chí1.沤麻的水池。后赵国主石勒未贵时,曾与李阳争沤麻池,旧址在今山西省榆社县。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běi/bèi bāng zǐ河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清乾隆年间传入河北的秦腔和山西梆子逐渐演变而成。参看〖梆子腔〗。

河西

河西的同义词反义词
hé xī1.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

法显(约337-约422)

法显(约337-约422)的同义词反义词
fǎ xiǎn东晋旅行家,高僧。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县境)人。为求佛法,于公元399年西行取经,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西域,前后十五年游历天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然后经南海、东海回国,于412年到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所著《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是研究南亚各国古代史地的重要资料。

涑水

涑水的同义词反义词
sù shuǐ1.指宋司马光。司马光为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故称。

滹沱

滹沱的同义词反义词
hū tuó1.亦作"滹沲"。 2.水名。即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出山西省繁峙县东之泰戏山,穿割太行山,东流入河北平原,在献县和滏阳河汇合为子牙河。至天津市,会北运河入海。
2122232425 共34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