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翮六翼
三翮六翼的同义词反义词
sān hé liù/lù yì1.九鼎的别名。
卜鼎
卜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bǔ dǐng1.九鼎是古代传国重器,政权的象征。择定置放九鼎之所在,即意味定都于其地。后即沿用为定都之称。
周鼎
周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u dǐng1.指周代传国的九鼎。 2.春秋时楚庄王觊觎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周境,遂问定王使臣周鼎之大小﹑轻重。事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以"周鼎"借指国家政权。 3.比喻宝器。 4.古星名。属后发座。
大坰之惭
大坰之惭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jiòng zhī cán大坰:地名。相传汤即五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坰,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后指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
大垧之惭
大垧之惭的同义词反义词
dà shǎng zhī cán1.大垧﹐地名。相传汤即王位﹐迁九鼎于亳都﹐至大垧﹐终感以臣伐君﹐而有惭德。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后称因篡位改朝而有愧心为"大垧之惭"。
奠鼎
奠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diàn dǐng1.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历商至周﹐都作为传国重器﹐置于国都。后因以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奠鼎"。
定鼎
定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dìng dǐng〈书〉相传禹铸九鼎,为古代传国之宝,保存在王朝建都的地方。后来称定都或建立王朝为定鼎。
楚庄王(?-前591)
楚庄王(?-前591)的同义词反义词
chǔ zhuāng wáng (?-qián 591)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时重用孙叔敖等整顿内政,增强兵力,国势强盛。曾陈兵周郊,派人询问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的大小轻重。后又在邲(今河南荥阳北)大败晋军,陆续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附,成为霸主。
王鼎
王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wáng dǐng1.相传禹收九牧之金,铸为九鼎。三代时以为传国之宝器。后以"王鼎"谓帝业。
破鼎
破鼎的同义词反义词
pò dǐng1.传说夏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后因奉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因以"破鼎"借指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