窠子
窠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kē zǐ1.私娼的俗称。元杂剧中多作"科子"。
背云
背云的同义词反义词
bèi yún1.戏曲中的旁白。犹背躬。多见于元杂剧。
诸宫调
诸宫调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ū gōng tiáo/diào曲艺形式。传为北宋孔三传所创。盛行于两宋和金元,元末已少有人能演。表演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歌唱部分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联成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全篇。适宜说唱长篇故事。今存作品有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佚名《刘知远诸宫调》(残篇)等。对元杂剧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ào shì/zhī gū ér/er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杂剧剧本。元代纪君祥作。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权臣屠岸贾诬陷,全家被杀。赵氏门客程婴用己子替换赵氏遗腹子赵武,抚养成人,报了冤仇。除元杂剧外,同一题材作品有宋元南戏《赵氏孤儿记》、明传奇《八义记》,以及近代京剧《搜孤救孤》等。
邦老
邦老的同义词反义词
bāng lǎo1.宋元戏曲里扮演盗匪﹑凶徒等角色的俗称。元杂剧里一般由净扮演。
传奇
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běi/bèi hé/gě tào将南曲和北曲组合在一个套曲里的戏曲音乐结构形式。最初南北曲的曲牌不能混用在一个套曲中,如元杂剧只用北曲,南戏只用南曲。元代中叶以后,出现在同一宫调内南北曲交替使用、联成套曲的形式。南北合套是戏曲音乐的一个发展。
南北曲
南北曲的同义词反义词
nán/nā běi/bèi qū/qǔ1.南曲与北曲的合称。南曲又称"南词",北曲又称"北词",故也合称为"南北词"。南曲以唐宋大曲﹑宋词为基础,曲调用五音阶,用韵以南方(今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宋元南戏及明清传奇均以南曲为主。北曲用七音阶,用韵以《中原音韵》为准,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有"弦索调"之称。元杂剧都用北曲,明清传奇也采用部分北......更多
把色
把色的同义词反义词
bǎ sè1.宋元杂剧﹑金院本演出时的乐工。 2.指伎乐的乐官。也称色长。
拜月亭
拜月亭的同义词反义词
bài yuè tíng①全名《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剧本。元代关汉卿作。金末战乱,少女王瑞兰在逃难中与书生蒋世隆相识,结为夫妇。后瑞兰父以门第差别,拆散婚姻。世隆得中状元,夫妻团圆。②又名《幽闺记》、《蒋世隆拜月亭》。南戏剧本。元代施惠作。今传本大多经明人改编。故事与同名元杂剧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