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山(约1815-1852)
冯云山(约1815-1852)的同义词反义词
féng/píng yún shān (yuē/yāo 1815-1852)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后封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天国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等。后在战斗中中炮牺牲。
刺字
司阃
司阃的同义词反义词
sī kǔn1.指地方军事长官。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2.谓担任地方军事长官。
师帅
师帅的同义词反义词
shī shuài1.《周礼》军制中师的统帅,亦为州长。 2.指一方的长官和统帅。 3.表率。 4.清代巡抚兼管军事,称大帅。对有师生名分的官吏,谀称师帅。 5.太平天国军制中师的统帅。
推毂
推毂的同义词反义词
tuī gǔ1.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后因以称任命将帅之礼。 2.推动;协助。 3.荐举;援引。
松赞干布(约617-650)
松赞干布(约617-650)的同义词反义词
sōng zàn gān/gàn bù (yuē/yāo 617-650)吐蕃赞普(即“君主”)。在位时统一西藏高原地区,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发展生产,创制文字,立法律,定官制、军制,建成吐蕃奴隶制政权。公元641年与唐朝文成公主成婚。后又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接受汉族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正卒
正卒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èng zú/cù1.周代军制,每户出一人编成正式兵员﹐谓之正卒。 2.汉代徭役之一。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都得服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个月,称为更卒。每人按一定次序轮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
武卫
武卫的同义词反义词
wǔ wèi1.谓以武力藩卫。 2.军制名。汉末曹操为丞相,设武卫营。魏文帝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隋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唐因隋制。宋沿其制。元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至元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清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
管带
管带的同义词反义词
guǎn dài1.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称为管带。海军的舰长亦称管带。
軄方
軄方的同义词反义词
zhí fāng1.即职方。古官名。《周礼.夏官》有职方氏,掌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隋置职方侍郎,唐宋兵部下有职方郎中﹑职方员外郎,明清在兵部下设职方清吏司,其职责为掌地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