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léi zhōu bàn dǎo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在广东省西南部。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南海、琼州海峡和北部湾。地形起伏和缓,大部地区为覆盖玄武岩的台地。半岛东北部有天然良港湛江。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的同义词反义词
cháo xiān bàn dǎo在亚洲大陆东缘。南北长约840千米,东西宽约360千米;面积21.4万余平方千米。北半部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半部为大韩民国。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同义词反义词
yà rè dài jì fēng qì hòu又称“副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纬度30°左右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夏热冬温,季节明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2°c以上,最冷月气温在0~15°c之间。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以上。主要出现在中国东部秦岭至淮河以南地区,以及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南部。
俄土战争
俄土战争的同义词反义词
é tǔ zhàn zhēng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两国进行了十余次战争,俄国胜多负少,相继夺得黑海沿岸、高加索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大片土地。俄国力图控制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因遭英、法等国反对,未能成功。
中国沿岸流
中国沿岸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zhōnɡ ɡuó yán àn liú中国近海的洋流系统之一。主要由黄海沿岸流、东海沿岸流和南海沿岸流组成。黄海沿岸流属低盐低温流,沿山东半岛北部东流,绕过成山角后南下。东海沿岸流源自长江和钱塘江淡水,盐度极低,水温年变幅大,流向随季节而变,冬季顺岸南下,夏季流向东北。南海沿岸流主要指广东沿岸的洋流,盐度较低,流向随季节而变,冬季流向西南,夏季流向东北。
新加坡
新加坡的同义词反义词
xīn jiā pō东南亚国家。世界唯一的城市岛国。在马来半岛南面。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310万(1995年)。新兴工业国,炼油、电子和船舶修造工业突出。世界海运和航空中心之一。转口贸易发达。国际金融中心。旅游业兴盛。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同义词反义词
mǎ guān tiáo yuē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主要内容为: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乌斯怀亚
乌斯怀亚的同义词反义词
wū sī huái yà世界最南部的城市,阿根廷火地岛地区首府。人口1.5万(1984年)多。木材加工、渔业、电器和旅游业为主要经济部门。天然良港,可泊万吨海轮。海军基地。南距南极半岛1000千米,是通往南极考察站的重要补给基地。
也门
也门的同义词反义词
yě mén西亚国家。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临红海和阿拉伯海。面积53.19万平方千米。人口1580万(1995年)。首都萨那。高原、山地为主。除山区外,气候干热。东北部有沙漠分布。农牧业为经济基础。咖啡是传统出口商品。
伊本·拔图塔
伊本·拔图塔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běn·bá tú tǎ阿拉伯旅行家。1325年开始离乡旅行,到过北非、叙利亚、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以及波斯、中亚、印度等地,遍访伊斯兰教各国,据称到过锡兰(今斯里兰卡)和中国。后出使西班牙和西非。他的旅行见闻被记录成书,称为《伊本·拔图塔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