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臣
亶父
亶父的同义词反义词
dǎn/dàn fù/fǔ1.亦作"亶甫"。 2.即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追尊为太王。
伊吕
伊吕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lǚ1.商伊尹辅商汤,西周吕尚佐周武王,皆有大功,后因并称伊吕泛指辅弼重臣。
伊箕
伊箕的同义词反义词
yī jī1.伊尹和箕子的合称。伊尹,商汤的大臣,曾作《伊训》以教导太甲;箕子,纣王诸父,封于箕,因谏纣被囚,商灭后,作《洪范》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
伐棠
伐棠的同义词反义词
fá táng1.《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召伯辅佐周武王,德政行于南国,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树。后遂以"伐棠"谓大臣未能如召伯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的同义词反义词
bó yí shū qí1.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更多
僧祇户
僧祇户的同义词反义词
sēng zhǐ/qí hù1.北魏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北周武帝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
六王
六王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lù wáng1.指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 2.指周之文王﹑武王﹑成王﹑厉王﹑宣王﹑幽王。 3.指战国齐﹑楚﹑燕﹑韩﹑魏﹑赵六国之王。
十乱
十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luàn1.《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一说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说指武王之妻邑姜)。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 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发旦
发旦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fà dàn1.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的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