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丈
臧丈的同义词反义词
zāng/zàng/cáng zhàng1.《庄子》寓言中的人物。指姜太公。文王至臧地巡视,见一丈夫钓,乃授政于臧丈人,三年而国家大治;文王问可否扩而广之,以至统治整个天下,臧丈人当夜逃遁。见《庄子.田子方》。后因用以为典。
越雉
越雉的同义词反义词
yuè zhì1.鹧鸪的别名。 2.古代越裳所产的白雉。相传武王伐纣,四夷闻之,各修职贡,"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事见《太公金匮》﹑《后汉书.南蛮传》。后遂用为进贡典。
五臣
伯夷
六韬
六韬的同义词反义词
liù tāo中国古代兵书。旧题西周吕望(姜太公)撰。据后人考证,约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汉之间。现存六卷,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共六十篇。论述了政治与战争、作战、治军等问题,以及古代军队指挥机构和步、车、骑兵种的战法及协同战术。
十乱
十乱的同义词反义词
shí luàn1.《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一说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说指武王之妻邑姜)。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 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十哲
发扬蹈厉
发扬蹈厉的同义词反义词
fā yáng dǎo lì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吕氏
吕氏的同义词反义词
lǚ shì/zhī1.指春秋吕尚的后代。周武王封太公望吕尚于齐,其子孙世代为齐君。入战国,为田氏所簒。 2.《吕氏春秋》的省称。 3.指汉高祖后吕雉及其侄吕产﹑吕禄等。
吕渭
吕渭的同义词反义词
lǚ wèi1.即吕尚(太公望)。相传其未遇文王之前曾钓于渭滨,故称。